找回密码

您好,欢迎来到同样

近现代·胡翯

简介:

胡羽高(1895—1957),胡翯,原名胡承羽,名翯(胡翯),字羽高。1895年出生于贵州省三都县三合镇。其父胡德金(字镒光,原任云南通判,后弃官从商。)长年往返黔桂湘经商致富,在三合建德金图书馆,购置图书几万册。光绪二十九年(1902)被盗匪杀害于柳江舟中,葬于广西柳州市北原五里山。

生平事迹

胡羽高家庭富裕,自幼读书,1917年毕业于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北师大),次年出任贵州省天柱县县长,时年23岁。后历任贵阳、遵义、镇远、镇宁等县县长。曾任贵州省视学、四川纳奚设商事物总年长、湖南黔阳榷运分局长、贵州临时参议会议长、黔湘边区剿匪司令部(何键部)少将参议、黔湘两省政府顾问(贵州驻湘代表);赣、粤、闽、湘、鄂、剿匪西路军总司令部顾问,国民政府监察院云贵监察署秘书、省参议员、国大代表等。

1926年—1929年,周西成主政贵州时,胡羽高出任贵阳县县长(今贵阳市)。胡羽高与周西成结识于他在天柱县长任上,由于两人志向相投,始结为金兰之好。1928年胡羽高在兼任贵南马路总监时,由于工作出色,周西成把图云关脚下贵南马路上的一座小桥命名为“羽高桥”(现图云桥),并题书“羽高桥”一石碑立于桥旁。(此碑现仍嵌于一民房墙中)至今,羽高桥这一路段仍为贵南马路的原始路段,当地的居民也一直沿用此地的贯称“羽高桥”。当时贵南马路的修筑,多由市民、学生参与。胡羽高为表彰市民的这一劳苦高功,特于图云关山下石崖上题书、凿刻“功迈五丁”四字,以此纪念贵阳民众筑路之壮举。

1931年,毛光翔与王家烈为政权的明争暗斗日益激烈。胡羽高不愿卷入两人的矛盾之中,离乡出任何键部队少将参议;后两年出任贵州驻湖南的政府代表。

1937年,胡羽高编撰《XX西窜记》,根据自己掌握的大量国民党高层往来的电文、照片、报刊摘要、书刊以及一些散落于民间的有关红军的文件、图片、照片等;撰写1934年—1935年国民党围追阻截红军长征的情况。在其所著书中披露了在上述期间国民党军阀之间的重重矛盾;披露了蒋介石利用围堵红军长征之机,削弱和蚕食地方军阀势力之用心。书中也反映了红军反围阻运用的战略战术,记录了红军征战转移不扰民众百姓之军纪。

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军民团结起来,共同抵抗日本的侵略,接着在上海又爆发八一三事件,至此,迫于形势之严峻,国民党才同意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胡羽高派贴身侍卫陈国忠将他的《西窜记》书稿送往延安,但因途中国民党检查甚严,送书未果。(此书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不久,国民党政治部长陈诚知道了这件事,十分恼怒,下令对胡羽高严厉查办。但因胡羽高与何键、毛光翔等私交颇厚;与李宗仁关系较好;并且在贵州乡内很有人缘,而且口碑不错;再说胡羽高认为他写的书是诤诤事实,而非个人杜撰。陈诚最终奈何不了胡羽高。不过,胡羽高也因此被解除军职。

1940年,抗日的烽火席卷全国。从镇远县长离任回乡的胡羽高,因已无军职不能随军出征抗日,便在乡潜心编著《胡忠简公年谱》,(根据湖南邵阳双泉胡氏族谱记载,胡羽高是南宋抗金名臣胡铨的第二十三代嫡孙。胡铨(1102—1180)因抗金保国,参劾卖国奸贼秦桧,屡遭秦桧迫害,数次贬谪达二十三年之久,1180年胡铨殁,谥忠简)

胡羽高想以祖先胡铨抗金保国之精神自勉,并号召国人为抗战而各自努力。书成,蒋介石为此书题写“民族正气”四字,李宗仁也为此书题写“孤忠亮节”;当时贵州的政要:吴鼎昌、平刚、王伯群、何辑五、周社番、郑道儒、叶纪元等都为此书题词题诗。此书后以《南宋抗敌锄奸之模范人物》为题出版,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1944年,黔南事变,日寇进犯三都。身为省参议员的胡羽高,召集了在乡的陆权武、杨志霖、黄德琦、李之培、吴奂、张德贤等人,率其联络乡民,组成抗日游击队抗击日军,将日军赶出三合。1944年12月8日,《大公报》中国军队克复三合报道:“我军克服三合县城,独山西北击退犯敌,现向独山城攻击前进。”抗战胜利后,三都县政府为其等请勋,胡羽高获国民政府抗日胜利勋章。

1946年,胡羽高出任贵州省镇宁县县长,首建镇宁体育场,先施健民强身之举。并于当年在贵阳开办羽高书店,出版自己的著作。

1948年,胡羽高回乡三都竞选国大代表,在乡获高数票当选。

胡羽高虽久历仕途,但生活简朴,不嗜烟酒,为人正直,平易近人,热心公益事业,关心桑梓建设。1928年,修筑贵南马路时,胡羽高出资在修筑三合至羊勇关段(17公里),将三合支路联通贵南马路。1937年,胡羽高出资在乡修建一栋三楼九间的房屋为义舍,无偿供给从日战区逃出的难民使用。四十年代,三都筹建县民教馆,胡羽高赠书一万余册。1942年,三都筹建初级造纸职业学校,胡羽高出资并捐献上坝稻田数亩(解放后,该校改为三都县民族中学。)1945年,三都发生百年不遇的洪水,整个三都县城一片汪洋(除地势较高的上街),胡羽高积极协助县政府组织救援,并自己出资奖励救援人员。(凡救一溺水者,奖励银圆一块。)后撰文《三都乙酉水灾纪实》,致函省政府核准减免当年税赋,减轻了当地人民的负担。

胡羽高一生酷爱读书,藏书和著书,四十年代就有藏书五万余册。他亲自编撰的有《三合县志略》、合作编撰的《镇宁县志》;以及主持续编的《贵阳志》和参与续编的民国《贵阳通志》。胡羽高个人的著作有:《牂牁丛考》、《XX西窜记》、《胡忠简公年谱》和《三都已酉水灾纪实》。

1949年,全国解放,新中国成立。胡羽高因历史反革命罪入狱,领刑无期。

1957年,胡羽高病逝于贵阳。

全部展开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胡翯
  • 英文名
  • 性别
  • 国籍
    中国
  • 时代
    近现代
  • 出生时间
    1895年
  • 去世时间
    1957年
作品
近现代·胡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