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您好,欢迎来到同样

近现代·陈柱

简介:

陈柱(1890—1944) 字柱尊,号守玄,广西北流民乐镇萝村人。 著名国学家、史学家,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小养成勤奋好学、锲而不舍的精神。师从唐文治。曾任教于中央大学、交通大学上海分部。陈柱勤于国学,博闻强记,根基厚实,精于子学,一生著作等身,五十余年著述九十余种,议论遍及经史子集四部,实不多见。著述中以《守玄阁文字学》《小学考据》《公羊家哲学》《墨子间诂补正》《三书堂丛书》《文心雕龙校注》《墨子十论》《诸子概论》《中国散文史》等最为精辟。深受学界前辈和师友的推崇赞赏。 在学术史、文学史和教育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人物生平

陈柱,北流民乐镇萝村人。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小养成勤奋好学、锲而不舍的精神。7岁就读于萝村小学堂,稍长受业于容县苏寓庸,19岁留学日本,在成城中学就读,4年后毕业回国,考入南洋大学电机系,因以文学见长,改攻文学。

毕业后任广西省立梧州中学校长,并亲自讲授国文、数学、英语等课程。任职六年间,团结进步师生,整顿学校纪律,扭转校风,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致使该校以国文、数学、英语成绩优异而名闻全省。

1921年应聘北上,任无锡国学专科学校教授,并兼无锡中学教务主任。

1924年任大夏大学教授、国文系主任,次年又兼任暨南大学、光华大学中文系主任,以学识渊博、诲人不倦而深受学生欢迎。

1928年起担任交通大学教授、担任国文系主任长达18年之久,学生将他和数学、物理、化学、英文各系科的主任一起尊称为交大的“五权宪法”、“五大教授”。 参加南社、中华学艺社、新中国建设学会,主编《学艺杂志》《国学杂志》《学术世界》等期刊。在各校任教期间,除教学外,常利用业余时间从事著述。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一度避居上海租界。1940年被汪伪特务挟持到南京,委以文物委员兼博物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其拒不到任。在南京应中央大学之聘担任教授、中文系主任。

1944年春称病辞职返回上海,同年秋因脑溢血突发病逝于交通大学。 毕生克勤克俭,唯爱书成癖,平日教书所得薪金,除家庭开支及子女教育费外,倾囊购书。家中有藏书楼,曰“守玄阁”,又榜“十万卷楼”。才思敏捷,出笔迅速,生平著作有92部。代表作有《守玄阁文字学》《公羊家哲学》《墨子闻诂补正》《小学评议》《三书堂丛书》《文心雕龙校注》《墨学十论》《予二十六论》等,精辟通透,博大精深,很受学术界推崇与赞赏。国学大师唐文治对其著作的评语是“阐发宏深,切中时弊,针砭未俗,激动人心,入著述之林,是为吾道光”。平生喜欢饮酒赋诗,人称“酒国诗人”,创作的诗歌不下万首,现存诗集有《待焚诗稿》两种版本共10卷。主持编纂《粤西十四家诗钞》。

藏书,为陈柱一大嗜好。名震四海的康有为,曾为陈柱的藏书楼题名曰“十万卷楼”,于此亦可窥见其藏书之富。他一生收入,除了养家与饮酒,其余就是掷于此处了。

全部展开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陈柱
  • 英文名
  • 国籍
    中国
  • 时代
    近现代
作品
近现代·陈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