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鸿烈(1882~1969),湖北天门人,字成章。1906年赴日本留学,并加入中国同盟会。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海军部军机处参谋。1913年4月任北京政府参谋本部上校科长。1916年任赴欧观战团海军武官。1918年回国后兼任陆军大学海军教官。1920年4月任吉黑江防军司令部参谋长。1922年任东北航警处处长。1923年创办葫芦岛航警学校,任东北海防舰队司令。1927年任海军副总司令、代理总司令。九一八事变后,任青岛特别市市长。1938年1月任山东省政府主席、省保安司令,国民党山东省党部主任委员。任内积极推行“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反革命政策,破坏山东敌后抗战。1941年调任国民政府农村部部长。1942年兼任国家总动员委员会秘书长。1944年8月任国民党中央党政工作考核委员会秘书长。1945年5月当选为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调任浙江省政府主席。1948年任考试院铨叙部部长。1949年去台湾,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办公室政策顾问。
早年经历
沈鸿烈(1882-1969),字成章,湖北天门人。自幼勤奋好学。1900年,沈鸿烈府考中秀才,遂执教于府学。1904年,入武备学堂,后参加湖北新军。1905年春,公费赴日本海军学校留学,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夏毕业回国,加入清朝海军,由海军“楚观”舰候补员起步,先后担任清政府军咨府国民政府参谋部海军局科员。1911年10月参加辛亥革命,曾任海军统领、宣慰使,参与策动长江下游清廷海军起义。1912年,任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海军部军机处参谋。1913年,调任北京参谋本部海军局上校科长。1916年3月,派任赴欧洲观战团海军武官,随英国舰队参加对德作战。后又出访美国。1918年10月回国,兼任陆军大学海军教官。1920年10月,调任吉黑江防舰队参谋,后任参谋长。1922年8月,调任张作霖公署航警处长。1923年7月,升任江防舰队中将司令。1925年,出任东北联合航务局董事长。1926年11月,奉命率江防舰队抵青岛,与渤海舰队合编为东北渤海舰队,被任命为舰队副司令。1927年7月,任海军第一舰队司令,11月升任海军副总司令、代总司令。是东北军中一位有文化教养的将领。1930年9月,蒋介石将东北海军编为中华民国海军第三舰队,沈鸿烈被任命为第三舰队司令。
崂山事变
由于历史的原因,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后,东北海军没有统一到中央海军军部,故东北海军的军费开支始终在东北地方财政收入中列支。“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东北海军虽然安全撤至青岛等地,但却丧失了财政来源,军费开支遇到极大困难,官兵军心动摇。当时,以海防第一舰队舰队长凌霄为代表的东北海军高级将领曾多次向沈鸿烈建议夺取青岛的行政权,以发展海军的陆上势力,解决军费来源问题。这个建议深得东北海军将领的赞同。沈鸿烈正想借用凌霄等东北海军留日系将领的势力,达到逼使国民政府同意任命其为青岛市长的目的,所以对于这个建议从内心里是同意的。但是,他却以军人不宜干涉政治为由拒绝了凌霄等人的建议,其目的在于迫使留日系将领发难,从而达到既能使中央政府同意任命他为青岛市长,又能排斥留日系其它将领独揽东北海军大权的目的。凌霄等人见沈鸿烈拒绝了他们的建议,便决定乘沈鸿烈来崂山向海军官兵训话之机,将其扣押,迫使沈鸿烈同意他们的建议,并夺取沈的军权。1931年12月初,沈鸿烈来崂山指导舰队训练,凌霄等人乘机将其软禁于太清宫内,并迫使其向张学良发电,称病辞职。凌霄等人的举动,引起了东北海军内航警系(原东北航警学校)军官的不满,他们认为沈鸿烈与凌霄等人同为留日学生,又共同创建东北海军,有事应共同商量解决,采取扣押、逼其交权的办法是不道德的。因此,以海圻舰水兵第一分队副队长关继周为首的航警系中下级军官组成了一支敢死队,登陆太清宫,解决了警戒的士兵,将沈鸿烈救出。沈鸿烈随即解除了事变的主谋者凌霄等人的职务,并遣送回原籍,从而排除了异已,独揽了东北海军的大权。这就是著名的“崂山事变”。
“崂山事变”不仅使沈鸿烈独揽了东北海军的大权,也迫使当时任青岛市市长的胡若愚辞职。张学良为安定东北海军的军心,解决军费问题,遂任命沈鸿烈为青岛市代理市长。“崂山事变”也使蒋介石认识到东北海军仍然是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从安定青岛局势,用东北海军制衡地方军阀、山东省省主席韩复榘的势力考虑,蒋介石决定任命沈鸿烈为青岛市市长。1932年1月,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发布任职命令。
晚年生活
1949年去台湾,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办公室“战略顾问”,由于没有实职,他便杜门谢客,埋头写书。其晚年著有《读史答记》、《欧战与海权》、《东北边防与航权》、《收回东北航权始末》、《青岛市政》、《抗战时期之山东党政军》、《抗战时期之农业建设》、《抗战时期之国家总动员》、《浙政两年》、《消夏漫笔》、《政海微澜》、《五十年间大梦记》等。从这些书目结合沈的历史看,这是沈鸿烈在逝世前对自己的一生所做的主观总结。1969年3月12日18点40分,因心脏病医治无效,去世于台中市省立医院,终年88岁。
全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