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白也 (1900—1981)名圭,上海奉贤高桥人。自幼家贫,7岁喜画。1922年东吴二中毕业后,免费入东吴大学;两年后留学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学习雕塑。曾塑该校矿学院采矿全景,以代硕士论文。又从西雅图东游纽约,沿途在芝加哥、旧金山等地博物馆举行指画画展。抵纽约后,为长岛儿童博物馆塑《马可•波罗会见成吉思汗》蜡像。后由司徒雷登推举,获燕京大学奖学金,入哈佛大学研究院进修博士学位,论文题为《流散在外国的中国文物的调查和评价》。1932年应英国大学邀请,离美赴英,曾任英皇家美术科学院院士。此后游历法、德、荷兰、比利时、意大利等七个欧洲国家,从事文化交流活动,将中国传统的指画艺术介绍给各国艺术界人士。回国后,任燕京大学文学系美术史论讲师,上海美术协进会理事长,兼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及沪江大学美术教师;并开设白也雕绘画馆。1935年被聘为中山文化教育馆雕塑专员,所造公私铜像多见于京沪各地。抗战期间,辗转桂林、重庆、成都之间从事创作活动。1949年后,任上海卫生学校模型厂技师。1957年后沉默乡里。1980年落实政策后,任职于上海文史馆。滕氏擅长指画国画,借鉴发展聋道人、金莲头、高其佩等前人技艺而卓然成家,善画花卉、山水、禽兽,画法生动,形象逼真。其作画手法也异于他人,能以指甲、指背、掌心、指侧等画画,一手多用,变化无穷。
全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