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南强(1876—1959)字铸农,又名青维,别号简翁。江苏宜兴人。1893年(光绪十九年)入江阴南菁书院求学。1898年由廩生拔为贡生。1905年,任宜荆两县(即今宜兴)学务公所总干事;不久学务公所改组为劝学所,被推为总董兼视学。辛亥革命后,被推为宜兴县民政长。1913年、1914年两次调任南通县知事。任内在南通兴文教、办实业,创办“南通通俗教育社”,拨款支持推广农业植保技术和蚕桑养殖业的改良,建造了南通最高的6层建筑物“钟楼”,还重建“渡海亭”等名胜古迹。离任后赴上海南洋公学(今交通大学)任教。旋应家乡父老敦请,辞去教职,回宜兴从事地方建设,主持划分乡镇、测绘宜兴县图和全县河道的勘察疏浚工作,并开辟宜城新市场(新街),建大通桥,重建“牧之水榭”、“任公钓台”、“岳亭”、“苏亭”等名胜古迹。在1912年、1918年和1921年,三次被选为江苏省议会议员。1925年脱离仕途,变卖田产,自己设计绘图,带领工匠整修善卷、张公两洞,以开辟宜兴景点。历时10年,耗资十余万银元,凿穿了善卷洞上下道。1934年11月两洞正式开放。美国人费培德博士赞其为“东方未入学校的工程师”。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不久,宜兴沦陷,储南强避居山间时与地方爱国志士发动当地民众组织自卫武装,维护地方安宁。1949年宜兴解放后,将两洞无偿交给人民政府。
全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