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您好,欢迎来到同样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简介: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又名重庆博物馆,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与重庆人民大礼堂正对。其前身为1951年3月成立的西南博物院,1955年6月更名为重庆市博物馆,2000年9月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准成立,并加挂“重庆博物馆”馆名,其新馆于2005年6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


据2016年3月博物馆官网信息显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098平方米,展厅面积20858平方米。陈列展览由4个基本陈列、6个专题陈列、1个360度全周电影、1个半景画陈列、1个观众实践中心和3个临时展览构成。


2020年2月,为致敬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自恢复运营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对全国所有医务工作者实行免费参观政策。2020年11月18日,当选“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


历史沿革

1951年3月8日,西南博物院在重庆成立。


1951年10月,西南博物院正式对外展出,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副总理郭沫若题写馆名。


1953年10月,西南人民科学馆(原名西部科学院)并入西南博物院。


1955年6月,西南大区撤销,西南博物院更名为重庆市博物馆。


2000年9月,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准成立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原重庆市博物馆正式并入,加挂重庆博物馆馆名。


2005年6月18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新址正式对外开放。


2006年11月,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荣获文化部“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先进单位”称号。


2007年4月,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荣获《十佳旅游美景》。


2008年9月下旬,四川5.12汶川地震后实施暂时关闭的《历代瓷器》厅,经过调整后向观众免费开放。


2009年7月10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与埃及努比亚博物馆签订了《友好合作意向书》。


2018年10月,被评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建筑布局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主体工程总用地面积为2.9316公顷,为一类高层建筑,其中地下1层为文物库房、车库、设备用房,地上4层为展厅、报告厅、管理辅助用房。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总体布局通过以东西走向的人民大礼堂对称轴为主轴线,并以一个完形将人民广场与博物馆主体建筑联系起来,主轴线上人民大礼堂、人民广场、博物馆三位一体,形成“三位一体”的四维效果。人民广场与博物馆一体图形,用一把巨型的琵琶图案连接。


所获荣誉

2007年,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受国家文物局的表彰。


2008年5月18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晋升国家一级博物馆。


2010年5月,重庆市首批市级科普基地。


2014年12月,改革开放35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荣誉称号。


2014年12月21日,“重庆地标新名片”荣誉称号。


2018年5月18日,获“2018年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称号。


2020年11月18日,当选“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


2021年8月,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白鹤梁保护管理处开放接待科讲解组被命名为“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


2022年3月,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永远的三峡”研学旅行”入选2021全国文化遗产旅游优秀案例。

收起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 英文名
  • 所在地区
    重庆(直辖市)重庆渝中区
  • 国籍
    中国
作品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