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无形
作品尺寸:200.4×162.3cm
创作年代:1956-1957年
《大地无形》在1957年于法兰西画廊展出后,旋即为私人藏家所收藏,历经五十年后曝光于市场,当时已在万众瞩目下刷新市场纪录,而今相隔十年重新现身,更无疑是难得一见比肩知名博物馆藏的良机。
据目前现有的出版文献所示,或许因当时艺术家工作室空间所限制,日本京都国立近代美术馆收藏两米乘三米的《黎明-不早不晚》为此时期最大尺幅作品,《大地无形》位居次。,不但是现今市场出现最大的「甲骨文」系列作品,主题更兼容中西、回归宇宙初始的探索,实为赵无极超越自身文化、追寻普世意义的扛鼎之作。
创作《大地无形》时正是「甲骨文」时期已臻成熟的阶段,赵无极援引来自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愈发得心应手,文字符号作为画面重心,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甲骨文被视为中国最早的定型文字,源于商代巫史以龟甲兽骨占卜后产生的裂痕来探知神的旨意,而后契刻占卜结果于其上,笔画纤细方折,不仅作为神与人之间沟通的文字,更是商人对于天地万物衍生变化的理解与归纳。
汉字原属于线条构成的图形符号,「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来自上古先民对天象运转与山川林木等各样景象的一种抽象概括和描述,但赵无极并非书写既有文字,而是自创已然脱离了语言范畴的文字符号,《大地无形》中的文字结构在撷取之后除去了本身所代表的意涵,经过再次的诠释与抽象化,线条、形体、形状、平衡与对称无不来自艺术家的创造和对生活事物的总括,是其阅历与情感的符号化与形式化,以此书写了对于宇宙初创时混沌状态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