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题款:壬戌(1682)清和月,牧仲比部索画,弟施闰章。
钤印:闰章之印(朱文)、愚山(朱文)
施闰章(1619-1683),字尚白,号愚山,又号蠖斋,晚号矩斋,宣城(今属安徽)人。顺治六年己丑(1649)进士,授刑部主事,升山东学政,迁江西参议,分守湖西道。康熙十八年己未(1679),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侍讲,纂修《明史》,康熙二十二年(1683),升转翰林院侍读。工诗文,兼善书画。著有《施愚山先生学余文集》《学余诗集》等,与宋琬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称。与石涛友善,1666年,身逢变故的石涛从松江逃到安徽宣城,并迅速地融入了当地社交圈,李驎《大涤子传》记:“(石涛)之宣城,施愚山、吴晴岩、梅渊公、(梅)耦长诸名士一见奇之。时宣城有书画社,招入相与唱和。”施闰章便是其中重要一员,石涛称他们为“诸师友笔墨中人”,唱和其间,也影响了石涛后来“诗画行一路”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