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您好,欢迎来到同样

袁耀
秋山行旅

秋山行旅

秋山行旅 简介

题款:拟立马为秋山意。壬午(1762)皋月中浣,邗上袁耀。 钤印:袁耀之印(白文)、昭道氏(朱文) 鉴藏印:梁(朱文)、黄胄藏也(朱文) 袁耀(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18世纪中期),字昭道,江都(今江苏扬州)人,袁江之子。生平资料很少,《画人补遗》中称其“山水楼阁尚能守家法”。工于山水楼阁界画,继承唐宋及明代仇英青绿山水的画法。笔墨严整工细,设色艳丽浓郁,与父袁江同为清代界画代表人物。本幅作品尺寸颇巨,立意高远。画面左侧山峰之上有二人立马、扬鞭,颇有唐代诗人刘兼《送从弟舍人入蜀》中“立马举鞭无限意,会稀别远拟何如”的意境。另有唐代诗人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中“明日巴山道,秋山又 几重”,清人吴文溥《入关马上作》中“立马意萧条,秋山问樵牧”句,可见立马、秋山等意象,又有送别的伤感。袁耀师法唐宋,从唐诗中拟立画意并非孤例,现存《骊山避暑十二景图》《观瀑图》等也多从唐诗中拟意。画中山高石峻,飞瀑流湍,楼阁高耸,山林掩映,多有蜀地山水风貌。至于画面近、中景秋窗待茶、携琴访友、妻子倚门等场景,则表现了文人生活的日常。有意思的是画面中人物多望向立马二人,画意更为明确。

袁耀 简介

  • 袁耀
    东汉末年名臣

    袁耀(生卒年未详),清朝画家,字昭道,江都(今江苏扬州)人。袁江之侄。


    人物生平

    工画山水、楼阁、界画。画风工整、华丽,与袁江相似。其精品有胜于袁江者。偶作花鸟,亦甚佳。


    主要作品

    乾隆十一年作《骊山避夏十二景》,乾隆四十五年作《阿房宫图》,现藏南京博物院。约活动于乾隆中期。不仅青绿工整山水,楼阁作品有名,其所画花鸟,也甚佳。流传作品比袁江多。而且往往是大幅。所画《观瀑图》、《秋江楼观图》等,无论布局,渲染,以至点景人物,都很精致。留有《阿房宫图》及《骊山避暑十二景图》大幅精美作品。《骊山避暑十二景图》现藏于日本。

  • 相关作品推荐

    艺术名人馆

    • 书法
    • 油画
    • 国画
    首次使用需要【激活码】激活账号
    该企业微信为自动发码
    扫码免费自动获取激活码
    今日剩余2次/共3次
    扫码下载App,免费提升每日下载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