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南巡图》共十二卷,均为绢本工笔 重设色画。画风精细华丽,描述康熙皇帝已巳年(1689)第二次南巡之实况,历时五年完成。作品以鲜明的色彩和工整的手法,真实细致地 表现了所经之处的风土人情及农业、商业的繁荣景象,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南京博物院所藏为正本第七卷粉本,绘江苏无锡 至苏州段,正本第七卷现已流失域外,该卷草图弥足珍贵。 王翚(1632-1717),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江苏常熟人。其画笔墨功底深厚,长于摹古,几可乱真,但又能不为成法所囿,部分作品富有 写生意趣,构图多变,勾勒皴擦渲染得法,格调明快,主张“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画名极盛,被 誉为“画圣”。康熙三十年(1691)奉诏绘制《康熙南巡图》,历时三年完成,受到皇太子胤礽召见,并绘扇书以“山水清晖”四字作为褒奖。被视为画之正宗,追随者甚众,世称“虞山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