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您好,欢迎来到同样

于敏中
行书五言扇页

首页 艺术名人馆 于敏中 行书五言扇页

行书五言扇页

行书五言扇页 简介

释文:日涉原成趣,偶临亦复佳。 紫苞新筍籜,绿染老松钗。 燕羽初窥户,花阴渐下阶。 消闲惟义府,堪以适幽怀。 繁红漂锦浪,嫩绿锁书帷。 春色阑珊矣,莺声眼皖而: 护纹鸥性野,逐蕊蝶情痴。 大块文章富,时为一写之。 御制御园暮春诗。臣于敏中敬书。 跋:于敏中,字重常,号耐圃,又号叔子。江苏金坛人,乾隆二年丁巳(1737 )状元官太保,文华殿大学士,谥文襄,雍正葵卯状元于振子。乾隆五十二年撤去,六十年并追夺一等轻车都尉世职。

于敏中 简介

  • 于敏中
    清代官员

    于敏中(1714年—1780年1月14日),字叔子,一字重棠,号耐圃,江苏金坛人。山西学政于汉翔之孙。宣平知县于树范之子。清朝重臣,出身簪缨世家。乾隆二年(1737年),于敏中一甲一名进士(即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领班军机大臣(首席军机大臣)

    ,在乾隆朝为汉臣首揆执政最久者。对同在军机处的和珅极度反感。其书法风格近于董其昌,奉旨敕书《华严经》宝塔。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诏议开馆校书,初刘统勋反对,于敏中主力开馆。四库全书馆开,于敏中为正总裁。乾隆四十四年十二月(1780年1月14日)去世,时年66岁,追谥为文襄。入祀贤良祠,乾隆五十一年(1786),因疑似牵涉到甘肃监粮冒赈之案被撤出贤良祠。于敏中著有《浙程备览》《临清纪略》等。

  • 苏州博物馆 简介

    苏州博物馆成立于1960年,馆址太平天国忠王府,是国内保存完整的太平天国历史建筑物。


    1999年苏州市委、市政府邀请世界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


    2006年10月6日,苏州博物馆新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新馆占地面积约10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0余平方米,加上修葺的太平天国忠王府,总建筑面积达26500平方米,投资达3.39亿元,是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2017年11月,获评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


    2021年7月5日,苏州博物馆景点暑期夜间开放。(6.19/7-8月每周五、周六)


    历史沿革

    1958年7月:筹备苏州市地质博物馆。


    1960年1月,地质博物馆与苏州市国庆十周年展览会合并成立苏州博物馆。


    1965年3月,“文革”期间张树谷同志任苏州博物馆馆长。


    1998年,苏州两会期间,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建设苏州博物馆新馆。


    1999年,苏州市委、市政府邀请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


    2002年4月30日,签订新馆设计协议。苏州博物馆新馆选址位于历史保护街区范围,紧靠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平天国忠王府。具体在忠王府以西,东北街以北,齐门路以东和拙政园以南地块。


    2003年6月23日,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苏州博物馆新馆建设。


    2006年10月6日,苏州博物馆新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建筑特色

    苏州博物馆新馆其特色体现在: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合,空间处理独特,建筑材料考究和内部构思,及最大限度地把自然光线引入到室内。


    在建筑的构造上,玻璃、钢铁结构让现代人可以在室内借到大片天光,开放式钢结构替代传统建筑的木构材料,屋面形态的设计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由几何形态构成的坡顶,首先,屋顶之上立体几何形体的玻璃天窗设计独特。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中老虎天窗的做法并进行改良,天窗开在了屋顶的中间部位,这样屋顶的立体几何形天窗和其下的斜坡屋面形成一个折角,呈现出三维造型效果,不仅解决了传统建筑在采光方面的实用性难题,更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建筑的屋面造型样式。


    屋面以及其下白色墙体周边石材的运用,使建筑的整体风格达成了统一。就屋面而言,如果用传统的小青瓦,易碎易漏,需要经常维修,其坚固性、工艺性以及平整度都难以达到新馆建筑的要求。为了使材料和形式协调,采用深灰色花岗石取代传统的灰瓦,这种被称为“中国黑”的花岗石黑中带灰,淋了雨是黑的,太阳一照颜色变浅成深灰色。石片加工成菱形,依次平整地铺设于屋面之上,立体感很强。


    展厅分布

    博物馆在形式上分为三部分。中心部分是入口处、大厅和博物馆花园;西部为展区;东部为现代美术画廊、教育设施、茶水服务以及行政管理功能等,该部分还将成为与忠王府连接的实际通道。忠王府将恢复成原貌。由于忠王府难以在现有的结构下提供合适的展览空间,它将被用作展示其丰富建筑遗产的橱窗以及那些通常无需高档展示空间的艺术品,诸如家具和雕塑等。大厅是博物馆的核心,位于入口的前庭与博物馆花园之间。这个拥有八个角的大厅是通过对传统的苏州建筑和中国建筑要素的几何形状转变以及重新诠释设计出来的,它是所有参观者的导向并为去博物馆所有展区提供通道。


    常设展厅

    新石器时代和吴文化文物的展厅,影视厅、多功能厅都安排在地下室。 [3] 苏州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展厅只有一层,该馆展区设有“吴地遗珍”、“吴塔国宝”、“吴中风雅”、“吴门书画”这4个常设展厅:其中“吴地遗珍”系列包括晨光熹微、争伯春秋、锦绣江南、都会流韵四个主题展室;“吴塔国宝”系列包括瑞光寺塔佛教文物和虎丘云岩寺塔佛教文物两个主题展室;“吴中风雅”系列包括书斋长物、陶冶之珍、攻玉巧技、雕镂神功、文房雅事、闲情偶寄、墨戏草堂(即宋画斋,室外)、锦绣浮生展厅;“吴门书画”尤以吴派及吴派源流诸子、四王吴恽及其源流诸子、扬州画派诸子等作品居多。


    特展厅、现代艺术展厅

    现代艺术展厅位于东路的首层,特展厅位于负一楼,特展厅和现代艺术展厅不定期地举办海内外现代艺术品展览,以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除了字画、双塔瑰宝、明清瓷器和苏州工艺美术品展区外,还将布置特色家具展区,以强调苏州丰富的艺术和文化传统。在人流路线的终点处,也就是在它的花园庭园处,安排一个宋代书斋的复制品,主要展示当年的工艺品和家具。字画展区设在自然采光的八角型大厅的二楼,高高的墙面为展示字画长卷提供了背景上的便利。现代美术作品设在博物馆花园东边的一个特别展区里,展区由1.35米的模块组合而成。


    馆藏文物

    苏州博物馆馆藏文物4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865件/套,二级文物1188件/套,三级文物32295件/套,尤以历年考古出土文物、明清书画、工艺品见长。此外,苏州博物馆还收藏有古籍善本725种3128册,普本28501种91754册,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价值

    艺术价值

    苏州博物馆太平天国忠王府,是全国保存完整的一组太平天国历史建筑物。保存了400余方“苏式彩绘”等太平天国时期重要的遗存和艺术珍品。忠王府彩绘是清代“苏式彩绘”的代表,其留存数量之多,在江南是罕见的,它是中国文化宝库中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留存的建筑和彩绘、壁画,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文化价值

    苏州博物馆现有藏品四万余件,以出土文物、明清书画和古代工艺品为馆藏特色,包揽了众多“吴地遗珍”,是一座最能体现吴地文化的藏馆。


    主要荣誉

    苏州博物馆多次被评为省、市文明单位标兵和市文明服务示范窗口。


    2008年,苏州博物馆成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2011年,苏州博物馆被授予“苏州市旅游标准化示范创建单位”称号。


    2012年,苏州博物馆获国家文物局“最佳讲解导览”奖;在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中,苏州博物馆2012年度综合排名第8位。


    2013年,苏州博物馆获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称号,“衡山仰止——吴门画派之文徵明特展”获“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2014年,苏州博物馆荣获“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


    2017年11月,获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的“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2020年5月,在2019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活动中,获得“精品奖”。

    展开

    相关作品推荐

    艺术名人馆

    • 书法
    • 油画
    • 国画
    首次使用需要【激活码】激活账号
    该企业微信为自动发码
    扫码免费自动获取激活码
    今日剩余2次/共3次
    扫码下载App,免费提升每日下载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