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您好,欢迎来到同样

宋葆淳
隰州山水图

首页 艺术名人馆 宋葆淳 隰州山水图

隰州山水图

隰州山水图 简介

题款:司铎一官苜蓿瘦,隰州山水浓且厚。有仆借书尚未归,有客泛舟来访旧。荟然即景成此图,董李流传法世守。张壁权作卧游看,冷宦闲情天许否。𨹵陬宋葆淳画并题。一钤印:宋葆淳印(白文方印)山右芝山(朱文长方印)。藏印:真州卞薇阁珍秘(朱文长方印)。 宋葆淳(1748-1825),字帅初,号芝山,晚号𨹵陬,山西安邑人。乾隆四十八年(1783)中举人,曾官隰州学正。其人性格傲岸,淡泊名利,游迹名山大川,所到之处以诗画会友,与画家汤贻汾、张问陶、罗聘等交好。宋葆淳与翁方纲交流极多,为翁氏绘制了为数不少的画作。宋葆淳晚年寓居江南,曾任扬州广陵书院山长,道光五年(1825)客逝杭州。宋葆淳学识渊博,长于金石考据,善鉴别,富收藏,当时京师名公巨卿争相与其结识。喜画山水,崇尚北宋法度,笔墨苍秀嫣润,尽脱尘俗,着重于追求气韵、意境,形成师古而不摹古的画风。 画面以狭长立幅绘群峰错落间一高峰耸峙。远处山水相间,帆影摇动。近处水波荡漾,士人倚舟仰望。画面中部则绘山林间屋楼掩映,童子背负书帙过桥而至,颜笑间似禀告舟中士人已将书籍借来的愉悦心情。整幅画作笔墨清健,用笔灵动活泼,湿润且爽劲。山石的皴笔连续自然且富韵律,以不同角度的笔势表现出山石的质感形态及明暗体量。各种树木也高低错落于山石楼屋之间,勾勒点染顺畅熟练,毫无沉冗拖沓之笔,能将湿润的笔墨迅捷准确的表现物象形态足见其笔墨的娴熟。画题中“司铎一官苜蓿瘦,隰州山水浓且厚”一句,说明此作所绘的是隰州之处的山水。隰州即现在的山西省隰县,位于临汾西北、晋西吕梁山南麓。宋葆淳在中举后曾在隰州任学正之职,但时间较短,仅一年后便告病辞官。宋葆淳中举的时间是乾隆四十八年(1783),所以此作的绘制时间大约为此时,即宋葆淳36岁。清代蒋宝龄《墨林今话》中记载宋葆淳:“……初亦率而弄笔,比至京师见闻遂广,所作山水苍秀嫣润,欲自成一家”。此件《隰州山水图》所体现出来的湿润灵动笔墨与《墨林今话》中的记载或可有所印证。此后宋葆淳畅游名山大川,踪迹半天下,交游日益广阔,则画名更显。

宋葆淳 简介

  • 宋葆淳
    清代画家

    宋葆淳,清(1748―?)字帅初,号芝山,晚号倦陬,山西安邑人。乾隆五十一年举人。官隰州学正。性傲岸,游迹半天下,所至以诗画史。长于金石考据,善鉴别,隶书、行、楷,皆入能品。工画山水,得北宋人法。苍秀嫣润,机趣横溢,惟率略处,当舍其短而取其长。亦工篆刻。与著名藏书家鲍廷博、厉鹗等人交往颇密,曾家藏有元代郭畀《日记》手稿本真迹4册,被奉为“海内尤物”,曾借予厉鹗、鲍廷博等人观看。

    父宋鉴,曾任鄞县知县、南雄通判和澳门同知,告老还乡时,行李中惟有图书数千卷而已。他继承了这些藏书,又多加鸠集,藏书益多。藏书印有“宋葆淳印”、“之山”、“宋氏帅初”、“倦陬”、“葆淳”等。后客死于浙,年七十余。《墨香居画识》、《墨林今话》、《桐阴论画》、《汉学师承记》、《广印人传》、《清朝书画家笔记》。嘉庆二十四年(1819)辑录《汉氾胜之遗书》、《阴符经注》等。

  • 相关作品推荐

    艺术名人馆

    • 书法
    • 油画
    • 国画
    首次使用需要【激活码】激活账号
    该企业微信为自动发码
    扫码免费自动获取激活码
    今日剩余2次/共3次
    扫码下载App,免费提升每日下载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