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您好,欢迎来到同样

张宗苍
临黄公望山水图

首页 艺术名人馆 张宗苍 临黄公望山水图

临黄公望山水图

临黄公望山水图 简介

题款:大痴源出荆关,深得浑厚华滋平淡天真之趣。余酷爱临摹古人,独得力于痴翁。此幅炼笔为之,终不能心手两忘,掷笔叹息。己巳(1749)冬初十月下瀚写于萍华书屋,张宗苍。钤印:张宗苍印(白文方印)“墨岑(朱文方印)馆娃宫畔人(白文方印)。 张宗苍(1686-1756),字墨岑,号篁村、太湖渔人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工山水画,师承娄东画派名家黄鼎。初以主簿衔理河工事,乾隆十六年清高宗南巡,因进呈所作《吴中十六景图册》而被召入宫廷画院,是乾隆时期著名的宫廷画家。《石渠宝笈》收录了张宗苍百余件画作,数量可观,且画上多有乾隆皇帝题咏。其画风苍劲,笔致沉着,特别为乾隆皇帝所钟爱。 此作为张宗苍乾隆十四年(已巳,1749)十月所绘,时年64岁,是临摹元代画家黄公望画作的练笔之作。“元四家”之首黄公望的画风“浑厚华滋,平淡天真”,张宗苍最为钟爱。此幅远景高岩错落,雄秀多姿,近景长松茂树,水榭溪涧。将此作与现存的黄公望《天池石壁图》相较,其笔法朴厚苍润,已极具大痴道人笔墨神髓。作为画家的张宗苍,其人生的重大转折就是时逢清高宗第一次南巡(1751年)向皇帝敬献自己所绘的《吴中十六景图册》,为乾隆所喜,而后被召入画院,张宗苍时年已经66岁。在张宗苍直至去世不足五年的画院生涯中,其成熟的画风对当时的画院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清代胡敬所著《国朝院画录》中记:“宗苍山水气体沉厚沉着,多以皴擦笔钩取韵致,胸次高卓,一洗画院甜熟之习,即使伏处衡茅,亦当传世。”据《石渠宝笈》初、续、三编所载,清宫收藏的张宗苍画作高达116件,而且大多画作上都有乾隆皇帝的题咏。乾隆皇帝曾评价张宗苍:“艺苑于今谁巨擘,中吴宗苍真其人”,足见乾隆皇帝对其推崇备至。

张宗苍 简介

  • 张宗苍
    清代画家

    张宗苍(1686-1756),字默存,江苏苏州人,画家。

    师承清代娄东画派的传人黄鼎。擅山水画,代表作有《吴中十六景》。

    生平经历

    公元1751年,乾隆皇帝南巡,张宗苍进献了画册《吴中十六景》,深得乾隆皇帝的欣赏,后来进入清宫廷画院供奉,为宫廷作画,是乾隆时期一位重要的宫廷画家。清代宫廷绘画在清代绘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乾隆时期,设立了如意馆广收人才,创作了很多纪实、历史故事、宗教及装饰题材的作品,具有特殊的历史与艺术价值,在乾隆一朝的宫廷画家中,张宗苍是很重要的一位。张宗苍的山水画,画风苍劲,用笔沉着。山石皴法多以干笔积累,林木之间使用淡墨,干笔和皴擦的手法相结合,表现出了深远的意境和深厚的气韵,一洗宫廷画院惯有的甜熟柔媚的习气,特别被乾隆皇帝所喜爱。

    代表作品

    《石渠宝笈》收录了他的116幅作品,很多作品上都有乾隆皇帝的题诗。 初以主簿理河工事。善画,山水出黄鼎之门,用笔沈著,山石皴法多以乾笔积累,林木间亦用淡墨,乾擦凑合,神气颇觉葱蔚可观。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高宗南巡,以吴中十六景画册进呈,称旨。命入都祗候内廷。十九年(一七五四)授户部主事。年七十一卒於家。

  • 相关作品推荐

    艺术名人馆

    • 书法
    • 油画
    • 国画
    首次使用需要【激活码】激活账号
    该企业微信为自动发码
    扫码免费自动获取激活码
    今日剩余2次/共3次
    扫码下载App,免费提升每日下载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