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绘一年轻仕女倚立于小河桥畔的景象。少女头梳双髻,娥眉樱唇,清瘦秀丽。她一手执纨扇,一手轻抬作拈花状,清风拂柳,裙裾飞扬,吹皱一池春水。画面清新柔和笔法秀润,素净淡雅。
设色仕女屏(之二)
设色仕女屏(之二) 简介
图绘一年轻仕女倚立于小河桥畔的景象。少女头梳双髻,娥眉樱唇,清瘦秀丽。她一手执纨扇,一手轻抬作拈花状,清风拂柳,裙裾飞扬,吹皱一池春水。画面清新柔和笔法秀润,素净淡雅。
费丹旭 简介
费丹旭(1802年1月29日—1850年12月4日),清代画家。字子苕,号晓楼,别号环溪生、环渚生、三碑乡人、长房后裔,晚号偶翁,乌程(今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 费丹旭以画仕女闻名,与改琦并称“改费”。他笔下的仕女形象秀美,用线松秀,设色轻淡,别有一种风貌。代表作为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十二金钗图》册,亦长于肖像画,画《红楼梦》十二金钗肖像。后期所作《果园感旧图》卷,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技巧更趋成熟。也能山水,取法王翚和恽寿平。他的画风对近代仕女画和民间年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人物简介 费丹旭生于嘉庆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1802年1月29日),逝于道光三十年十一月初一(1850年12月4日)。 费丹旭画作选 其父费宗骞擅画山水。丹旭少时便得家传,后浪游于江浙闽山水间,与画家冯箕、倪士惠、汤贻汾、张熊,鉴赏家张廷济等均有往来。肖像画独具一格。工写照,亦作花卉山水,如镜取影,尤精补景仕女,秀润素淡,潇洒自然,格调柔弱,用笔流利,轻灵洒脱,有“费派”之称。兼工山水、花卉,以清灵雅澹之笔出之。偶作诗词,亦如其画。工书法,书法恽寿平,有韵致。一生为家计所累,卖画于江浙两省,上海、杭州、苏州一带,寓杭州最久。常流寓于汪远孙、蒋百煦等人之家,以绘画供人玩赏。道咸(1821—1850)间曾寓沪鬻画,卒年四十九。著有《依旧草堂遗稿》1卷。事迹收录于《墨林今话》、《海上墨林》、《桐阴论画》、《清画家诗史》。 现存作品 现存《东轩吟社图》、《果园感旧图》、《负米图》、《执扇倚秋图》等作品,代表其人物画之特色。《东轩吟社图》描绘20多位东轩诗社社友群像,吟诗论文,对人物不同性格、特征作细致刻画,为精湛之作。 其与冯箕、倪巽甫等合作之《雪景山水册》被收入文物出版社1993年第1版《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十二册,《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实录》
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 简介
之江新馆位于杭州之江文化中心,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展陈面积32012平方米,建筑高度59.9米,是之江文化中心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建筑,也是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宣传、教育和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化公共文化空间。之江新馆展览策划以“思想高度、学术深度、人文温度”为原则,构建了“159”多样化的展览体系。《浙江一万年》通史陈列,用考古成果和文物构建浙江宏大的历史,突出浙江历史的高光亮点,以及稻作、丝绸、瓷器等的起源,体现浙江人文和科技发展对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贡献;5个浙江文化专题陈列,从青瓷文化、海洋文化、宋韵文化、书画文脉和名人文化出发,解码浙江独特的文化基因;9个功能拓展和体验陈列,既具有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的特点,又兼备科技感和体验感。
相关作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