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翚(1632-1717),字石谷、臞樵,号乌目山人、耕烟散人、清晖老人等,江苏常熟人。自幼嗜画,秉承家学,深受董其昌“师古” 理论影响。20岁结识王鑑、王时敏后,摹古技法日益精进;中岁融汇南北宗,集古之大成,又能师法自然,自称“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择以唐人气韵”;晚年尽脱前人窠臼,笔墨自如。康熙三十年(1691),王翚由其画学弟子宋骏业推荐,以布衣应诏供奉内廷,绘制《康熙南巡图》,历时6年完成,得到康熙帝褒奖,被视为画之正宗。此后宗学者甚多,形成“虞山派”。时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并称清初“四王”。 唐代卢鸿所绘《草堂图》,后世名家如文征明、董其昌、王原祁等人多有临仿之作。王翚对这一题材情也有独钟,一生中以此为题创作过《草堂图》数十件。 款识:卢鸿草堂图。唐人名迹,余从吴闾借橅,复见黄鹤山樵临本,仿其意,请正晋老先生。虞山王翚,时甲戍仲春十日。 钤印:王翚印(白文方印)、石谷(白文方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