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您好,欢迎来到同样

孙一致
行书

行书

行书 简介

扇页

孙一致 简介

  • 孙一致
    清代官员

    (1619年-1693年),字止澜,又字惟一,号蘀庵,淮安府盐城县大孙庄(今属建湖县颜单镇)人,生于崇祯初年。顺治十五年(1658)戊戌科殿试一甲第二名。授编修,官至侍读学士。其有情操,工诗,能书。以养亲归,遂不复出。著有《世耕堂诗集》二卷。
    简介
    盐城清朝早期出过一位榜眼,他就是顺治戊戌进士孙一致。
    清朝顺治皇帝上台不久,为了笼络天下读书人不再反清,在大学士范文程的力主下,早早恢复了科举。顺治三年(1646年)即开科取士。这一年是丙戌科,中式400人,不分南北中卷。总裁(主考)就是大名鼎鼎的范文程,考题是:王道之始也。山东考取人数最多,达99人,大概是孔圣人的家乡特为优渥。这科状元也即清朝第一位状元是山东聊城人傅以渐。民国时期的著名学者、曾主持北大校务的傅斯年就是他的嫡派子孙。
    转眼到了顺治十五年(1658年),这一年是戊戌科。总裁(主考)则是傅以渐。这一科中式400人,头场《四书》题3道,第一次由皇上亲自命题,密封送到考场,这个制度从这一科开始成为定制。本科鼎甲三名分别是状元常熟孙承恩、榜眼盐城孙一致、探花全椒吴国对,都是江南省人。孙一致的榜眼是盐城历史上科考的最好成绩。
    孙一致,字止澜,一字惟一,号萚庵,汉族,生于崇祯初年。其祖先也是洪武赶散时落籍盐城大孙庄,其父孙助,以孝亲友悌闻名于乡里。叔父孙榘为崇祯癸未(1643年)进士,孙一致在叔父的影响教育下,少年时就满腹经纶,以诗言志,怀济世之才。顺治五年1648考取淮安府学拔贡,顺治十一年(1654年)参加乡试高中举人,同乡中考取举人的还有薛鼎臣,后成为清代著名谏官。顺治十五年(1658年),参加会试,考取第45名贡士。他在殿试之日应对所吟的诗,师承江西诗派,又揉进王孟,既有杜甫经世之语,又得王维孟浩然山水之灵性,钦赐进士榜眼及第,授翰林院编修。本科会元是江西庐陵张贞生,同科盐城籍进士还有沈汉、张树屏。孙一致精于书法和篆刻,与同榜进士陈廷敬,萧惟豫诗词唱和,交往甚多;与时贤周亮工等相友善;与同乡著名书法家宋曹(号射陵)更是往来亲密。顺治十六年,孙一致为会试同考官,累迁至翰林院侍读学士。此后,孙一致因为母亲去世,按制丁忧归里,后竟终老盐城,不复再出为官。他晚年定居的地方就在盐城市中心的粥厂巷,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去世,终年63岁。有《世耕堂诗集》300多首诗传世。
    这一科的状元孙承恩,授职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顺治十六年(1659年),孙承恩任会试考官。在朝中,皇帝对新进状元给以很高的礼遇,多次予以顾问,宠遇与日俱增。这一年,孙承恩扈从顺治帝游南海子,皇帝赐其骑御马。恰遇大风飞扬,孙承恩中寒染疾,遂至不起,不久病故。顺治帝“深悼惜之,赐白金三百两归其丧,盖旷典也。”孙承恩在职时间不长,才能还未得以施展。可惜天不假寿,厄于英年。王士禛说“国朝(清朝)状元,多不永年……岂气数为之耶”
    而探花全椒吴国对其兄弟同胞5人,老大国鼎,明朝崇祯癸未(1643年)进士,官中书舍人;老三国缙,顺治己丑(1649年)进士;老四国对,顺治戊戌(1658年)进士,探花及第,官翰林侍读;老五国龙,也是明朝癸末进士,国对国龙是孪生兄弟。国龙的两个儿子都是进士,其中吴昺是榜眼及第。康熙二年(1663年),吴国对以编修出任福建乡试主考官。康熙五年(1666年),出任福建乡试主考官。次年,升国子监司业,提督顺天学政。不久,升翰林院侍读。康熙十六年(1676年),吴国对以侍读提督直隶学政。值得一提的是,吴国对是名著《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的曾祖父。
    学习经历
    一致精书法和篆刻,与同年友陈廷敬,萧惟豫交往甚多,与时人龚鼎孳,潘耒,周亮工交友,与乡人隐君子宋曹(号射陵)友善。
    代表作品
    《世耕堂诗集》,康熙二十八年刻本,南京图书馆藏。另扬州图书馆藏光绪间刻本,又据柯愈春先生《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世耕堂诗集2卷》著录,江苏盐城市图书馆藏清抄本二册,本人未见,不知散落何处。
  • 相关作品推荐

    艺术名人馆

    • 书法
    • 油画
    • 国画
    首次使用需要【激活码】激活账号
    该企业微信为自动发码
    扫码免费自动获取激活码
    今日剩余2次/共3次
    扫码下载App,免费提升每日下载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