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识:江丰所见八十三(1981)叟苦禅写印鉴:李英之印(白)苦禅(朱)以学愈愚(朱)
鱼鹰圖
鱼鹰圖 简介
款识:江丰所见八十三(1981)叟苦禅写印鉴:李英之印(白)苦禅(朱)以学愈愚(朱)
李苦禅 简介
李苦禅(1899年1月11日—1983年6月11日),原名英杰,改名英,字超三、励公,山东高唐人,现代书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国近现代大写意花鸟画宗师。
出身贫寒,自幼受到家乡传统文化之熏陶,走上了艺术征途。1923年拜齐白石为师。曾任杭州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擅画花鸟和鹰,晚年常作巨幅通屏,代表作品:《盛荷》《群鹰图》《松鹰图》《兰竹》《晴雪图》《水禽图》。1978年出版《李苦禅画辑》 。1983年6月11日,李苦禅逝世。
初晴图
忆潇湘
菊竹栖
秋色图
香无尽
育雏图
花鸟
竹禽
绿阴之下
行书立轴
八哥
花鸟
双鹰图
秋味图
绿雨
菊花
松鹰图
芭蕉鹌鹑
四蟹图
墨荷
白莲花开
双雄图
竹鸟
禅霁
松石图
蕉叶立鸟
敛羽待风霜
鹰
荷花
1930年,任杭州国立艺专国画教授。
1934年,任京华美专国画系和华北学院美术系教授。
1945年,私立中国艺术专科学校在济南复校,任教务主任。
1946年,被徐悲鸿聘为北平国立艺专国画教授。
1951年,任民族美术研究所任研究员。
1977年,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中国杰出的大写意花鸟画家、书法家、人民美术教育家。
中国近现代大写意花鸟画宗师。
李苦禅是中国当代国画家和美术教育家。李苦禅将西方雕刻、绘画方法、绘画精神融入国画教学。利用西方写实造像的理念去观察对象,潜心探索中国大写意艺术。 率先将京戏作为“传统美学与文化艺术之综合”引进美术教学之中。李苦禅律己与教学主张:具备广博的学识修养、不可胸无点墨。李苦禅认为单一的画画是小道!比画画更高的还有书法,书法之上有诗文,再上一层是音乐,最高层次是先哲的哲理,也就是大道。
如李苦禅教育儿子李燕说:“人,必先有人格,然后才有画格;人无品格,下笔无方”。李苦禅出身苦,不怕苦。出去画画,一画就是整天,带块干粮当饭。李苦禅结合自己从艺过程教育李燕说:““干艺术是苦事,喜欢养尊处优不行。古来大多有成就的文化人出身贫寒,怕苦,是不行的。
齐白石评价:“李苦禅学吾不似吾”。
齐白石题李苦禅的画《清供图》道:“李苦禅也超过我了”。
郝左春评价:“李苦禅是艺术界革命的前驱”。
《晨报》评价:“李苦禅是中国北方艺坛上创造派的先锋”。
徐悲鸿题李苦禅的画道:“天趣洋溢,活色生香”。
剧作家曹禺评价:“李苦禅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人生短促,艺术长存。这并不是说任何艺术,而是人民所肯定的艺术。李苦禅的画就是这样的艺术”。
评论家王进玉评价:“人艺和谐统一的典范”。
相关作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