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文:
1.笃我邦交。英吉利公使朱迩典君,持节来华四十余载,敦盘酬酢,情谊洽然。今将言旋,中英协会同人绘图制序以宠其行,索予书首,爰篆笃我邦交四字遗之,尤愿共维此义,永矢勿谖,谅亦使君所乐许也。中华民国九年二月,靳云鹏题。钤印:靳云鹏印(白)
2.英吉利朱迩典公使驻吾华四十三年,庚申春将归国,中英协会同人属城绘图赠行。京师西山龙王堂为公常所游憩之地,因略写其概。公携之归箧,以供卧游,当不忘吾侪依依惜别、流连情话时也。吴兴北楼金城记。钤印:金绍城私印(白)一字拱北(朱)壮游海外(白)
3.维民国成立之九年二月,英吉利驻京使者朱迩典君将卸任归国。中英协会同人集大会设饯以送,而属余为序。余惟吾国自欧美列邦通聘以来,使者率三五年一易,风土人情未周知,又困于语言文字之隔阂,无社交可言。平日冠盖周旋,恒不离商民琐屑之事,其于驻在国之政事、民情,何暇为之研究、审度,以冀作他山之助者。而使君游吾国久,先后四十年,膺使命驻中土者,盖一星终矣。交游既广,复剏立中英协会以联络两国人士之感情,故有时借箸而筹类,能中肯綮,切事情果,一一见诸施行,未始不有造于吾国。余特举其碌碌大者,倘亦使君所乐闻而为之进一觞乎。一曰烟禁。莺粟为害五十年,饮鸩自甘,咎诚在己,然其始来自印度,为条约所缚,几无由以自拔。余使英时,条陈解约为十年禁绝之议。使君乃慨然从而助之,计得以行,今蒇事矣。虽吾国奸人犹有苟便私图以期罔利者,使余对使君不能无疚,然于事为骩法、舆论不容,终必有澄清之日,以报使君也。二曰币制。吾国号称用银,而向乏银币,比年虽稍稍鼓铸,供不逮求。曩时平色陋习,依旧不改,币制仍有名无实。使君建议多铸以便流通,期统一以消除平色畸轻畸重之害,而驯至于金本位制。吾国有识者多然之。复议设厂上海铸造,节转运之劳费,集中外之观瞻,今观成有日矣,不特为货币必循之阶级,其影响于国际贸易非细故也。三曰路政。吾国铁路建设最迟,士民狃于成见,时多异议,故昔日所成之路,大都出于外人之要求。轨辙纷歧,足为斯民病,或且预定路线,各划区域,隐然有其势力范围在,而其侵及主权,占路占地,以阴图侵略者更无论也。使君以为中国非振实业不能兴国,非多筑铁路不能振实业。今之为铁路梗者,莫甚于势力范围,长此以往,则中国之贫弱不可挽,而他日国际间不可思议之冲突将由此阶之。厉每执是说,娓娓以忠告吾国人,其廓然无我之见,殆过于吾国人之自为谋,非洞察本源,潜心于吾国盛衰枢纽,又乌能为此言者。顾兹事体大,图始綦难,而事为吾国命脉所关,又为列强解纷唯一良法,势必日趋日近,以造乎畅行无碍之域,可断言耳。使君复以吾国关税之不自由,领事裁判权之失政,与夫近日兵财两政之弊害,愀然以未得目睹兴复为憾,则使君为吾国之良友,不独为协会同人之良友,较然明矣。今使君行有日,同人依依惜别,实人情所难免,然吾谓使君虽归,其心乎吾国当一如其在任,则其发为言论,必能使英伦朝野上下洞悉吾国民意所在,其为益于国际社交,夫岂有涯。而吾同人跂望使君,祝颂使君者,亦相与无涯焉。斯则吾同人可为踌躇满志者乎。谓予不信,请书左券于将来。是为序。庚申二月二十四日泉唐汪大燮撰并书。第二十八行实字下脱业字,第三十九行任字下脱时字。钤印:泉唐(朱)汪大燮印(白)
上款人朱尔典,为英国外交家,驻华公使任内创立中英协会,曾促成袁世凯复出,积极参与辛亥革命后的南北双方停战谈判,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其趁民国新建、国基未固时向北洋政府提出的有关西藏问题的无理要求,为英国侵占西藏和“藏独”埋下了伏笔。
作此卷时,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中。两年前,靳云鹏代表北洋政府先后与日本签订《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议》、《中日海军共同防敌军事协议》等三个丧权辱国条约。此时尽管贵为国务总理,但深陷直、奉争端,无所作为,遂于三个月后通电辞职。
金城尽管以画名闻名天下,但早年负笈英伦,攻读法律,历任编订法制馆、协修奏补大理院刑科推事,美洲万国监狱改良会代表,国务秘书等职,亦多参与实际政治。此处为朱尔典作画,是其公务和绘画事业兼顾的表现。
相对而言,汪大燮既为北洋政府首脑,又是职业外交家,是以对朱尔典、外交以及国内外形势感触尤深,忧国之心溢于言表。在所作序言中,汪氏主要从禁烟、币制和路政三点讲述朱尔典对我国的贡献,认为朱氏襄赞其禁烟主张、提出改革币制,以及建筑铁路以兴实业、破除列强势力范围等三点切中时弊,嘉惠我国甚多。同时,朱氏又同情“吾国关税之不自由,领事裁判权之失政,与夫近日兵财两政之弊害”。因此,汪氏称朱尔典“不独为协会同人之良友”,直是“吾国之良友”。事实上,禁烟、筑铁路、破除势力范围等皆是汪氏本人主张,曾因此被误认为卖国,此处大书此三事,颇有自我剖白的意思。另外,书写序言前一年,汪大燮曾将巴黎和会争取权益失败的消息透露给蔡元培,引发五四运动;之后一年,汪氏作为外交部顾问,协助中国代表团在华盛顿会议取得成功,迫使日本与中国签署《解决山东悬案条约》,收回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