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您好,欢迎来到同样

戴熙
仿王麓台山水轴

首页 艺术名人馆 戴熙 仿王麓台山水轴

仿王麓台山水轴

仿王麓台山水轴 简介

题识:褚中令宗法二王,契合不涉形迹,后人狃于貌,误入侧媚,颜鲁公出而不避,复沓不忌重拙神味及出其右,此如水中着盐,其味自在,不必问水方水圆也。咸丰纪元(1851年)秋七月,仿王麓台司农画法,钱唐戴熙醇士题于吉祥止止室。

钤印:戴熙(白)、醇士(朱)、吉祥止止室(朱)、井东(朱)(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第1548、1549页,第15、13、25、38印)

鉴藏印:蔚蓝仙馆(白)、且食蛤蜊(朱)、冯公度家珍藏(朱)


出版:

1.《宋元明清名画大观》第351页,东京美术学校文库内、日华古今绘画展览会编纂,大冢巧艺社出版,1931年。

2.《宋元明清名画大观》第351页,广陵书社,2005年。

着录:1.《习苦斋画絮》卷四·大幅类,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惠年刻本。

2.《改订历代流传绘画编年表》第249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

3.《宋元明清书画传世作品年表》第872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97年。

4.《中国古代书图目》第六册页375页,苏6-347,文物出版社,1997年。

5.《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实录》第四册,第2066页,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11 年。

6.《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笔记》第1737页,辽宁人民出版社,2014 年。

戴熙 简介

  • 戴熙
    清代官员、书画家

    人物简介 (1801—1860),清代官员、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醇士(一作莼溪),号榆庵、松屏,别号鹿床居士(一作樚床)、井东居士。道光十一年(1831)进士,十二年(1832)翰林,官至兵部侍郎,后引疾归,曾在崇文书院任主讲。咸丰十年(1860)太平天国克杭州时死于兵乱,谥号文节。 艺术成就 工诗书,善绘事。四王以后的山水画大家,被誉为“四王后劲”,与清代画家汤贻汾齐名。山水早年师法王翚,进而摹拟宋元诸大家,对于王蒙、吴镇两家笔意更有所得。晚年观摩巨然真迹,在用墨方面有深切的领会。道光时宫廷书画多出于其手。又能画花鸟、人物,以及梅竹石,笔墨皆隽妙。秦祖永的评论是:“临古之作形神兼备,微嫌落墨稍板,无灵警浑脱之致,盖限于资也。所写竹石小品停匀妥帖,尚为蹊径所缚,未能另立门庭也。”戴熙另著有《习苦斋画絮》,于画理多有论述。题画偶录行世。 代表画作 云岚烟翠图 立轴,纸本,墨笔,纵138.5厘米,横64.5厘米。青岛市博物馆藏。远处山峦起伏,树林茂盛,行云浮动于山间。山泉在云岚下汇成小溪,匝谷而下。茅屋草舍参差于谷中平坦处,隐见小院主人正忙于窗前。近处水波涟漪,岩头杂草横生,密林茂繁。整个画面明快秀雅。此图结构精微,风度闲逸;笔墨清润,全无俗气,虽貌似耕烟,然又别有一番气象。上题“云岚烟翠。拟大痴葱郁之象,不以家数求也。伯黍大兄属,时咸丰五年乙卯清明节醇士戴熙。” 忆松图 纸本墨色,纵37.7厘米,横123.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忆松图》是戴熙“师造化”的最好例证。画家跋云:“地近方山,山有龙池云洞诸胜,多松,漫溪弥谷,旷望无际,常月夜行万松中,遇要氏兄弟,结苑读书其下,赋诗赠答,慨然有卜邻之志。后来京师,每值风和月霁,辄追忆之,嘱写《忆松图》,落落五年末有以报,丁未早春,侨居都下颇忆故山松径……”《忆松图》颇有“北宋”山水的气势,在意境上突破了“四王派”末流的萧淡枯寂,一定程度上表现了雄浑沉厚,山石形态及皴法。 满门风华 他的子侄受其影响都能绘画:长子有恒(1826—1891)(字大年,号保卿)所作山水笔意疏秀,有倪瓒风韵。以恒(字用伯)、之恒(字仲江,号菊孙)、其恒(字秀渠,又字问水)、尔恒(字子谦),皆继承家学,善作山水,而各有成就。以恒更有声誉,所作山水笔意淹润,墨气淋漓,而屋宇几席亦复精工,著有《醉苏斋画诀》。《清画家诗史》则称之恒画技为“戴氏群从之冠”。有恒子兆登、兆春亦均能画。 《清史稿》记载 戴熙,字醇士,浙江钱塘人。道光十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大考二等,擢赞善,迁中允。十八年,入直南书房。督广东学政,任满,请终养。二十五年,服阕,未补官,复督广东学政,累迁内阁学士。二十八年,授兵部侍郎,仍直南书房。 先是,广东因士民阻英人入城,相持者数年。至二十九年,英人慑于民怒,暂罢议。宣宗嘉悦,以为奇功,锡封总督徐广缙子爵,巡抚叶名琛男爵。会熙召对,论及之。熙言广东民风素所谙悉,督抚所奏,恐涉铺张,非可终恃,上不怿。寻命书扇,有帖体字,传旨申饬。越日,命南书房书匾额,内监传谕指派同直张锡庚,戒勿交写误字之戴熙。未几,罢其入直。熙知眷衰,称病请开缺,上益怒,降三品京堂休致。 咸丰初,诏举人才,尚书孙瑞珍以熙荐,召来京候简用,因病未至。粤匪踞江宁,浙江戒严。熙偕官绅劝谕捐输,举行团练。八年,粤匪由江西扰浙东,熙助巡抚晏端书筹调兵食,乞援邻境。援师至,贼未得逞,渐退。以治团练劳,加二品顶戴。杭州初有民兵八百人,又选锋数百,事缓,以资绌,减少半。十年,粤匪由安徽广德入浙,连陷数县,犯湖州、武康。熙以所部练勇付按察使段光清,会旗兵防独松、千秋等关。贼至,敛兵入城守。熙谓用兵无独守孤城之理,宜分营城外相犄角,又议乘贼初至迎击,皆未行。熙与弟焘助守西北隅,炮毙黄衣贼一人,贼遽退匿山后。众谓贼且遁,熙料其诈,侦之,果转赴西南。昼夜环攻,久雨,兵疲。贼于宋镇湖门故址穴地轰城,遂陷,熙赴水死之。弟煦、媳金、及甥王朝荣,同殉。事闻,赠尚书衔,建专祠,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谥文节。弟煦,精算学,自有传。 熙雅尚绝俗,尤善画。当视学广东,陛辞,宣宗谕曰:“古人之作画,须行万里路。此行遍历山川,画当益进。”其见重如此。后以直言黜。及殉节,遂益为世重。同时汤贻汾画负盛名,与熙相匹。亦殉江宁之难,同以忠义显,世称戴、汤云。

  • 相关作品推荐

    艺术名人馆

    • 书法
    • 油画
    • 国画
    首次使用需要【激活码】激活账号
    该企业微信为自动发码
    扫码免费自动获取激活码
    今日剩余2次/共3次
    扫码下载App,免费提升每日下载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