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您好,欢迎来到同样

吴之璠
吴之璠款松阴吹箫图竹臂搁

首页 艺术名人馆 吴之璠 吴之璠款松阴吹箫图竹臂搁

吴之璠款松阴吹箫图竹臂搁

吴之璠款松阴吹箫图竹臂搁 简介

款识行书:“之璠制” 以平雕陷地浅刻,山中访友雅集之类。本品中高山深处,四周茫然,仅一棵鳞瘦古松盘遒向上,松枝反扑而下,松针根根L立、郁郁葱葱;一位长髯高士倚靠松树老根旁,幞头裹巳发巾,褒衣博带,双手举箫,闭目逸神,自顾自奏。在松顶远处一轮明月破雾而出,烘托出此时深山的静怡。 在松干右下题款“之播”,当是清早期嘉定著名竹刻家吴之播,其字鲁珍,号东海道人。《竹人录》记载他:“所制薄地阳文最为工绝,今流传人物花鸟笔筒,及行草秘阁,秀媚遒劲,为时者所珍。”按此件臂格(秘阁)浅浮雕技法娴熟,人物毫发毕现,眉眼细腻生动。

吴之璠 简介

  • 吴之璠
    清代书画家 竹刻家

    吴之璠,清代书画家、竹刻家,为朱三松之后嘉定竹雕第一高手。字鲁珍,号东海道人。

    人物简介

    初居上海嘉定南翔,后迁徙天津。工绘人物、花鸟,行草书秀媚遒劲,竹刻尤称名手,所作“薄地阳文”浅浮雕最为工致。邑中作品流传绝少,生平事迹鲜为人知。他的创作活动,在康熙年间。直到乾隆四十年(1775),清高宗于内府看到他的笔筒作品,见刻有“槎溪吴鲁珍”名款,询问鲁珍何人,侍臣据陆廷灿《南村随笔》记载入奏,从此名声大噪。

    他承袭嘉定三朱的高浮雕传统,研创出一种稍高出地子的浅浮雕技法,金元钰称之为“薄地阳文”。吴之璠运用竹材特性,以微凸的浅浮雕技法雕出纹饰主题,留出大片空白另刻诗文以作衬托。传世的《二乔并读图》笔筒(藏上海博物馆),画面描写三国时代东吴乔玄的两个女儿——大乔小乔咏赏曹植《铜雀台赋》的情景,作者采用高浮雕技法,人物神态栩栩如生,衣褶流畅,道具陈设有序,镂刻精致。笔筒另一面刻七绝一首:“雀台赋好重江东,车载才人拜下风。更有金闺双俊眼,齐称子建是英雄。”所刻诗文,能体现书法的笔力和气势,刀工精绝。其女婿朱文友(又作右),字筠斋,得妇翁指授,能传其艺。

    传世作品

    著名的竹雕有《二乔并读图笔筒》、《老子骑牛图笔筒》、《荷杖僧笔筒》、《丁山射雁图笔筒》、《松荫迎鸿图笔筒》、《黄扬木雕东山报捷图笔筒》、《松溪浴马图笔筒》等,现分别收藏于上海博物馆和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处。

  • 相关作品推荐

    艺术名人馆

    • 书法
    • 油画
    • 国画
    首次使用需要【激活码】激活账号
    该企业微信为自动发码
    扫码免费自动获取激活码
    今日剩余2次/共3次
    扫码下载App,免费提升每日下载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