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您好,欢迎来到同样

朱鹤
松鹤竹梅图竹笔筒

首页 艺术名人馆 朱鹤 松鹤竹梅图竹笔筒

松鹤竹梅图竹笔筒

松鹤竹梅图竹笔筒 简介

留白处浅刻小楷:“余至武陵,宿于丁氏 三清轩,识竹溪兄,笃于气谊之君子也。岁之十月,为尊甫熙伯先生八佚寿,作此奉祝。” 款识:“辛未七月朔日松磷朱鹤” 取用粗壮异形竹根,整治内腔后于外壁陆续铺陈主题画面 整个设计以山间老松鳞皴巨干为主体,仙鹤、梅桩及竹叶灵芝附绕四周,奏刀深峻,洼隆浅深富有层次。领用雕镂松鳞、朽眼,其将松树老干表现的十分自然。而松枝、仙鹤的雕刻手法细腻、鲜活与生机盎然,技法中运用了圆雕、透雕和高浮雕诸法,刀法与技艺极为娴熟。整器体量颇大,造型典雅别致,富有强烈的山林韵味。作为书斋中长物经年把玩,故而表面能呈现出琥珀色的光泽。 朱鹤号松磷(鄰),明竹刻名家,《竹人录》、《嘉定县志》中有录。其工书法、篆刻,精雕镂图绘之技,亦擅竹刻,为正德、嘉靖年间嘉定派竹刻的开山始祖。按“辛未”年当是穆宗隆庆五年(1571),此件竹雕属于其晚年的一件代表性之佳作。

朱鹤 简介

  • 朱鹤
    明代书画家 竹刻家

    朱鹤,明代书画家、竹刻家。字子鸣,号松邻,一作字松龄。今上海市松江,后又徙嘉定(今属上海),为陆深客。为人品性高洁,博雅多艺。早年从松江曹时中学六书,工于韵语,善书画,精摹印,尤擅刻竹。他以书法运笔融入竹刻,以雕刻的深浅表现树石层次,开创了深刻高浮雕的竹刻新流派。人们若能得到他雕刻的作品,不称物名,直名为“朱松邻”。有诗句云:“玉人云鬓堆鸦处,斜插朱松邻一枝。”松邻以独特的刻竹艺术闻名于世,为深刻技艺创始人。南京博物院藏有他的《松鹤笔筒》一件。与子缨、孙稚征,均擅长刻竹,世人称之为“嘉定三朱”。

    能诗善画,艺术修养极高,他能在很小一的竹面上刻出美妙传神的山水人物、花鸟楼阁,由于雕刻精巧,世人极为珍爱,朱鹤本人文学艺术造诣很深,且有创造精神。他性情孤僻,与俗寡合,但却时常与书画名家、文学家交往,因其善书画,通古篆,早年又得缪篆不传之密,所以在他的竹雕设计和制作中,经常以笔法运用于刀法之中,其所制作的笔筒、香筒、臂搁,佛像等,虽然有的朴茂质拙。有的精妙绝伦,但又大多是以“洼隆浅深”,刻五六层的镂空深刻透雕进行制作的。朱鹤认为:如果不进行透雕和深刻就不算雕刻。因此,他将南宗画派揉合在北宗的雕刻之中,创造出深刻法,为唐代以来发展的竹刻艺术开辟了新的途径。其作品深受当时士人的器重,人们争相求购,得到他器皿的人,不呼器名,而是直接以“朱松邻”称之。甚至到了清代中期,乾隆帝看了他刻制的竹器,也题有“高枝必应托高土,传神莫若善传神”的诗句加以赞扬北京故官博物院藏有他的浮雕“海棠花”笔筒一只。特别是南京江苏省博物馆所藏竹刻“松鹤”笔筒,是用竹筒表现一段松干,上面曲折生出小枝,校间站立一只仙鹤,构图和谐,西面雅静,刀法极熟炼'充分体现出朱氏竹刻的杰出技艺。刻竹剏自鹤,自明至清二百八十余年流传不废。为人孤介绝俗,长洲郑若庸作松邻子歌赠之,极其推重。

  • 相关作品推荐

    艺术名人馆

    • 书法
    • 油画
    • 国画
    首次使用需要【激活码】激活账号
    该企业微信为自动发码
    扫码免费自动获取激活码
    今日剩余2次/共3次
    扫码下载App,免费提升每日下载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