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您好,欢迎来到同样

武宗元
朝元仙仗图

首页 艺术名人馆 武宗元 朝元仙仗图

朝元仙仗图

朝元仙仗图 简介

57.7x790/全卷57.7X1175,绢本,水墨,长卷,私人。画中无款印,但据元赵孟頫1304年所之跋中鉴定为武氏之作.武宗元,字总之,河南白波(今河南孟津)人,生年不详,卒于北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善画佛道人物,曾为诸多寺观绘作壁画.直宗景德年间(1004-1007)营建玉清昭应宫,征集天下画师,分为两部,宗元为左部之长,颇受时人推重.所作壁画早已毁坏无存,目前亦未见其他可靠的作品传世.“朝元” 之意,乃指道教的帝君在众班天女、真人与力士等的陪侍下,向道教之“三清” 主神虔诚敬拜的行列场面.此画中共有八十七像,神仙头上题有榜题,在长方形框内标明其身份.全画以流利而变化多端之长线条,勾画诸仙人飘扬的衣袖与繁复的衣纹,幡旗宝盖亦舞动于风中云间,使观者想象仙人腾云御风的神力.人物均为由右向左行进,身姿略侧左方,衣摆则向右飘飞,有明显的方向性,并由线条的疏密结构营造出强烈的律动感,应是继承自唐吴道子之画风传统,与画史所称“武宗元,宋之吴生也 记载相符.此一传统日后亦被保存于道观壁画中.此画虽近于纯以墨色线条表现、不敷色彩的白描系统,但因有多处细部留白不画,或仅以概念式的轮廓带过,如荷叶不画叶脉,发髻只以淡墨染出,很可能是道教宫观壁画设计之粉本.民初画家徐悲鸿藏有一本与此构图相近,但细节略异的 《八十七神仙卷》,完成的时代可能较晚.(马孟晶) 编者按:据新闻报道,此画因王季迁子女的遗产之争而不知所踪,一说被窃,一说被调包,纷纭世态,让人扼腕.幸有如此高清图像留下,不幸中万幸.乾道八年六月望,歧阳张子珀书。大德甲辰八月望吴兴赵孟頫跋。梁启超跋、张大千跋、谢稚柳跋,罗振玉卷首题字、俱不录。稽古殿宝、宣和殿宝、宣和、政和、建炎太平州印、赵孟頫、柯九思、张霆发、廷美(姚廷美)?程琦诸收藏印。

武宗元 简介

  • 武宗元
    北宋画家

    武宗元(约980~1050),初名宗道,字总之。河南白波(今河南洛阳吉利区)人。北宋画家。宋真宗景德年间,建玉清昭应宫,征全国画师,分二部,宗元为左部之长。他家世业儒,以荫得太庙斋郎,官至虞部员外郎。擅画道释人物,曾为开封、洛阳各寺观作大量壁画。
    简介
    武宗元擅画道释人物,曾为开封、洛阳各寺观作大量壁画。工人物、佛道、鬼神,师吴道子法,行笔如流水,神采活动,大抵如写草书,笔术精高。年十七即能画北邙山老子庙壁,颇称“精绝”。尝于洛阳上清宫画三十六天帝,其间赤明和阳天帝画成宋太宗相貌,真宗赵恒见之,叹其画笔之神。曾在广爱寺见吴道子画文殊、普贤大像,武由此杜绝人事旬余,专在广爱寺刻意临摹。结果临摹之画骨格停分,神观气格,大衣缨络,乘跨部从,与大像不差毫厘,真灵心妙悟之天才也。景德末(1007),真宗营建玉清昭应宫,召天下画师三千,中选者仅百余人,分为二部,武宗元任左部之长。
    作品
    在洛阳,开封各寺观画了大量壁画,如洛阳上清宫《三十六帝像》,中岳天封观《圣帝出队图》,许昌龙兴寺《帝释梵王相》、经藏院画《旃檀瑞像》、嵩岳庙画《出队》等壁画。传世作品有《朝元仙仗图》卷,绢本,墨笔,纵58厘米,横777.5厘米,人物形象端庄丰满,仪态万方,气象不凡,无款印,是一幅道教壁画的稿本,画的是道教帝君,诸神仙朝谒元始天尊的对仗行列,共81人,人物神采飞扬,衣袂飘举,线条疏密有致,劲健流畅。卷后有南宋乾道八年(1172)张子珉题跋,并有元代赵孟頫题识,定为武宗元真迹,现藏美国王季迁先生怀云楼。
  • 相关作品推荐

    艺术名人馆

    • 书法
    • 油画
    • 国画
    首次使用需要【激活码】激活账号
    该企业微信为自动发码
    扫码免费自动获取激活码
    今日剩余2次/共3次
    扫码下载App,免费提升每日下载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