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您好,欢迎来到同样

丁云鹏
丁云鹏画前赤壁姜贞吉书前赤壁赋成扇

首页 艺术名人馆 丁云鹏 丁云鹏画前赤壁姜贞吉书前赤壁赋成扇

丁云鹏画前赤壁姜贞吉书前赤壁赋成扇

丁云鹏画前赤壁姜贞吉书前赤壁赋成扇 简介

22x58.6,纸本,水墨,扇,台北故宫博物院。本幅: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櫂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婺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如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苍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敖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向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籍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甲午(1594年)四月念日华亭松道人姜贞吉书。(印记:贞吉、松石)鉴藏宝玺:乾隆御览之宝; 收传印记:(一印不辨); 作者印记:南羽(连珠印);

丁云鹏 简介

  • 丁云鹏
    明代画家

    丁云鹏(1547-1628年),是中国明代画家,字南羽,号圣华居士,安徽休宁人。

    生平经历

    天启五年(1625)尚在作《白马驭经图》,瓒子,詹景凤门人。工书法,学钟繇、王羲之。 [1] 供奉内廷十余年。与董其昌、詹景凤诸人交游,故流传作品多有董其昌、陈继儒等人的题赞。董其昌赠以印章,曰毫生馆。其得意之作,尝一用之。万历八年(1580)作江南春扇,天启元年(1621)作伙溪渔隐图。 [3] 

    作品集

    其画以人物、佛道最负盛名,论者谓,在明末人物画家中,丁云鹏与陈洪绶、崔子忠成鼎足之势。早年人物画工整秀雅,晚期趋于沉着古朴,前后变化可从存世的《媛挡熊图》及《三教图》(均藏故宫博物院)中窥知一斑。山水画也有一定造诣,在师法宋元基础上,自具风格。早期隽秀,晚期古拙,以平整为法。亦能作兰草,有《楚泽流芳图》(故宫博物院)存世。后世流传他的作品,有不少是伪作。而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钱选《卢同烹茶图》实为丁云鹏手笔。传世作品有《待朝图》轴,图录于《中国绘画史图录》下册;《伏虎尊者图》轴,现藏安徽省博物馆;《白马驭经图》轴,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洗象图》轴,藏中国美术馆;罗浮花月图〉轴及《漉酒图》轴,藏上海博物馆;《龙王拜观音图》卷,藏中国美术馆;《溪山烟霭图》卷藏南京博物院;《丛山樵径图》轴,藏天津艺术博物馆;《达摩图》轴,藏沈阳故宫博物院;《煮茶图》轴,藏无锡市博物馆;《六祖像图》轴,藏荣宝斋。

    另外,《程氏墨苑》《方氏墨谱》中之图绘大半出其手笔。 [2] 丁云鹏是仇英之后最著名的人物画家,他工给的笔法不下仇英,而高古文雅似又过之。他最擅长的是佛教题材,佛祖、菩萨、罗汉在他笔下既栩栩如生,又庄严肃穆。此帧李公麟《维摩演教图》画人物五十三,动物数头,趁具法器、峰峦堂宇、树石祥云,皆精密工给,非费一两月之功不能为此。

    评价

    董其昌与丁云鹏为挚交,曾题丁氏所绘《五像观音图卷》云:“丁南羽写此时,在吾松为顾光禄正心所馆,年三十馀,故极工妙。自后不复能事,多老年漫应。”

    丁云鹏能于丝发眉目之间,将人物的生意神韵充分显现。被董其昌誉为“三百年来无此手并为他刻了一方室名印章日“ [3] 

    主要影响

    丁云鹏生活于雕板、制墨业发达的徽州,还为书刊画了不少插画,对于新安木刻画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 相关作品推荐

    艺术名人馆

    • 书法
    • 油画
    • 国画
    首次使用需要【激活码】激活账号
    该企业微信为自动发码
    扫码免费自动获取激活码
    今日剩余2次/共3次
    扫码下载App,免费提升每日下载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