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您好,欢迎来到同样

沈度
隶书归去来辞

首页 艺术名人馆 沈度 隶书归去来辞

隶书归去来辞

隶书归去来辞 简介

50.5x23.4,纸本,,轴,台北故宫博物院。释文:归去来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涂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窓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皇皇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云间沈度书. 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十一月,陶渊明(372-427)辞彭泽令归田,作<归去来兮>一文,抒写辞官退隐的心情与生活.这篇文章文情并茂,后世传颂不绝.其中所表达的淡泊名利,追求圆满自足的田园之乐,向来为失意文人向往的理想境界,在历代绘画与书法中,也经常看到以这篇文章为表现题材. 沈度字民则,号自乐,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是明成祖永乐朝至宣宗宣德初年,宫廷中具有领导地位的书家,他早年的行踪记载不详,只知道他是读书人出身.成祖即位,诏令简选能书者入翰林院,沈度被选入朝中,担任朝廷书写诏令碑版及其他文书的职务,官至侍讲学士.在诸多工书者中,成祖最欣赏沈度,曾以[我朝王羲之]称之.晚年由侍讲学士转任太子的秘书. 沈度无论篆、隶、楷、行、八分书都很擅长,书法又有[婉丽飘逸,雍容矩度]的特色,此幅是他难得的隶书作品.隶书在东汉发展到高峰,汉代以后逐渐没落,成为少数书家使用的古体,后来到明以前经过几次短暂的复兴,但比起行、草与楷书,已非主流.沈度的隶书用笔劲健,点画平齐匀整,十分规律,结构也力求精确紧密,整体看来,略显得刻板.沈度因职务的背景,在写隶书时也流露了和楷书一样的精整风格.不过当时隶书是具有古意的书体,沈度用来书写陶渊明的<归去来辞>,或许也是为了表现千载以前的古意.(何传馨). 沈度(1357-1434)字民则,号自乐,华亭(今上海)人,是永乐至宣德初年重要的宫廷书家,擅长各体书,书风婉丽典雅,有[馆阁体]之称.[归去来辞]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文中表达淡泊名利,追求圆满自足的田园之乐,向来是文人雅士向往的理想境界.此幅隶书用笔劲健,点画平齐规律,承袭唐代以来隶书的面貌.(20110913); 沈度(1357—1434年)字民则,号自乐,华亭(今上海)人,是永乐至宣德初年重要的宫廷书家,擅长各体书,书风婉丽典雅,有[馆阁体]之称.[归去来辞]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文中表达淡泊名利,追求圆满自足的田园之乐,向来是文人雅士向往的理想境界.此幅隶书用笔劲健,点画平齐规律,或是想要以拙朴有古意的书体传达千载以前陶诗的意境.鉴藏宝玺:乾隆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嘉庆鉴赏,石渠宝笈,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宝笈三编,宣统御览之宝;收传印记:仪周珍藏。石渠宝笈三编(御书房),第七册,页3097。 故宫书画录(卷二),第一册,页6。

沈度 简介

  • 沈度
    明代书法家

    沈度(1357-1434),字民则,号自乐,明松江府华亭(上海金山)人,明代书法家,与弟沈粲皆擅长书法。 自幼嗜学,博涉经史,善草隶行书。永乐初,命翰林举贤才,擢翰林典籍,累迁侍讲学士。宣德中,进翰林学士。度之书,婉丽飘逸,雍容矩度,称"台阁体"。成祖誉为"我朝羲之",凡金简玉册,一切大制作,必命度书。为文平淡,绝去浮靡。事上尽诚,必以正对。事亲孝,友爱弟粲,并称"大小学士"、"云间二沈"。与人交,久益敬。为人贞静,不苟附。暇则闭户焚香,鸣琴赋诗以自乐,人号"自乐先生"。风度萧散,所好惟载籍、法书、名画、古器,自题斋居曰"乐琴书处"。著《滇南稿》《随笔录》《西清余暇自乐稿》《自示编》。
  • 相关作品推荐

    艺术名人馆

    • 书法
    • 油画
    • 国画
    首次使用需要【激活码】激活账号
    该企业微信为自动发码
    扫码免费自动获取激活码
    今日剩余2次/共3次
    扫码下载App,免费提升每日下载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