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您好,欢迎来到同样

张照
临颜真卿争座位帖轴

首页 艺术名人馆 张照 临颜真卿争座位帖轴

临颜真卿争座位帖轴

临颜真卿争座位帖轴 简介

122x60.7,纸本,,轴,台北故宫博物院。本幅: 每观此幅。不由不大笑奇绝。(印记:古稀天子之宝、犹日孜孜); 诗塘: 神明规矩(印记:乾隆御笔); 右边幅: 近得平原祭姪藁。兹收内翰抚颜文。词严义正固无间。一是二非了莫分。王髓颜筋真弗爽。米临程搨又何须。(小字。米芾有临本争坐位帖。见袁桷清容居士集。兹张照所临自跋云。程莼乡有宋搨坐次帖。世所希有。借临一通。云云照此卷摹仿。逼真得平原之筋髓。米迹虽未见。有过之无不及也。)欲题欲罢难措意。卷首挥毫意怯吾。兼存节录石渠中。流丽端庄活鲁公。笔不能佳酒气勃。允宜自诩昔人同。(小字。石渠宝笈向贮照所节临坐位帖一轴。末自跋云颜平原争坐帖。所为酒气勃勃。从十指间出。又贫不能得笔。故若是也。今日临之。略得其意。)尔时政治率堪知。何致军容猖至斯。若论文中切已句。难于末路惕予思。御制题张照临颜真卿争坐位帖真迹卷诗。乾隆丙午(1786年)小春月。臣董诰奉勅敬书。; 右边幅: 鲁公坐位效香光。玩古因披宝笈蔵。搨宋搨明一临董。(小字。石渠宝笈旧藏董其昌临颜真卿争坐位帖一卷。后有香光自跋云。唐贤名迹。鲁公最为杰出。而争坐位帖尤颜书之烜赫者。余既取家藏宋搨勒鸿堂帖中。惜刻手不称。不能尽传古人笔意。复临此本云云。)本高本矮近收张(小字。上年秋。得张照临颜真卿争坐位帖一卷。摹仿神似。得平原之筋髓。因题四绝句。今岁新正。又得照所临一卷。纸幅较矮。而神采逼真。两卷先后同入内府。宛如延津之合。因题矮卷一绝。有高本无何矮本连。丰城弗啻两龙泉之句。并合弆一匣。以识珍赏。)积薪慢议吾享帚。得髓无孤彼面墙。绰态柔情跋诚合。(小字。此卷结体运笔颇觉流丽。得鲁公神韵。香光自跋中有临本。略存优孟衣冠。俾后之览者。知颜书于郁屈瑰奇之中。自具柔情绰态。是则鲁公知己之语。盖自道其得心应手之妙。然以余视之。终逊照之两卷也。)魏征妩媚譬文皇。御制题董其昌临颜真卿争坐位帖诗。乾隆丁未(1787年)清和月。臣董诰奉勅敬书。; 右边幅: 昨近考订石鼓文。石鼓文纷不胫走。(小字。近阅石鼓文。惜其所存不及半。更虑岁久漫漶并此不可复识。因就所有三百十字集成十章。予亲定首章末章。其自第二至第九。命彭元瑞按余字各补成章。以述古而传今。于是。有以王澍。汪由敦。所临石鼓文一再进呈者。)帝王所好可不慎。讵增惬哉祗增丑。兹阅昌黎之本歌。益奇两出张生手。岂我独是韩之说。(小字。兹大学士和珅。进张照草书韩愈石鼓歌长卷。愈歌首句张生手持石鼓文。此卷复系照所书。亦一奇也。照学识素称渊懿。非徒工操翰者。观其手书此诗。神采飞舞。自必服膺昌黎。予序中以愈主周宣之说为正。似照亦有同心也。)韩而有灵藉张剖。行以颜争坐位帖。笔不求佳勃勃酒。(小字。石渠宝笈中藏照所临颜真卿争坐帖卷。高矮二本。又有节临直幅。乃其醉后所仿。无意求工而妙得天趣。其自跋中亦有酒气勃勃十指间语。)物必有双语信乎。长卷直幅贲四友。十鼓十什永周宣。数典韩张碑并寿。(小字。旧有石鼓原立于太学戟门之内左右列。为之置栅以蔽风雨。今所集石鼓文十章亦命制石鼓。十镌其文。置于戟门外之左右。并以予所作序及新订音训别刊一碑。树于东楹。今拟于西楹刊予此歌。而以照所书韩诗刻于四周。以冀并寿贞珉云。)御制观张照草书韩愈石鼓歌长卷作歌。乾隆庚戌(1787年)仲春月。臣董诰奉勅敬书。; 左边幅: 高本无何矮本连。丰城弗啻两龙泉。端庄流丽印千古。先获我心然不然。昨丙午秋。得颜真卿祭姪文藁为之记。有合端庄流丽为一之评。嗣得张照临真卿争坐位帖卷。复检石渠旧藏。有照所节临坐位帖幅本。因题卷中四绝。有句云。兼存节录石渠中。流丽端庄活鲁公。兹于丁未春复得照矮纸所临争坐位帖一卷。其自跋云。曾见祭姪文真迹。所谓端庄杂流丽者。令人慨想。如见其人。正与予昨岁语相脗合。直是先获我心。可见笔墨中有真印也。此矮本乃临戏鸿堂刻跋中。有旧搨不可得之叹。高本则临自宋搨。两本各极其妙。先后同入内府。不啻延津之合。而皆不及幅本之尤为神明规矩。盖照醉中所倣。手活神全。妙得天趣。其所云勃勃十指间者。亦自道其得意处也。因题矮卷并识。御制题张照临颜真卿争坐位帖真迹卷诗并识。乾隆丁未(1787年)新正月。臣董诰奉勅敬书。; 左边幅: 每观此幅措辞艰。击破唾壶笑破颜。高矮本书莫斯若。(小字。丙午秋。得张照临争坐位帖高本一卷。丁未春。复得照矮本所临争坐位帖一卷。两本各极其妙。而皆不及此。石渠旧藏节临幅本。尤为神明规矩。盖醉中偶然所仿手活神全天趣更胜也。详见前题高矮二本诗注中。)米程临搨总须删(小字。张丑清河书画舫及袁桷清容居士集。俱载米芾临颜鲁公争坐位帖。又照所临高本后自识云。程莼乡有宋搨坐位帖。世所希有借临一通云云。今米临宋搨虽未见。而得照此本。亦可谓后来居上矣。)是醒是醉神全候。不即不离佛偈间。懒笔边绫命董代。(小字。此幅装潢新绫。于笔墨不能甚适。是以前题高矮二本诗及题董其昌临本诗。并此什俱命董诰书幅边左右)亦因真在意为憪。御制题张照草书临颜真卿争坐位帖诗。乾隆戊申(1788年)新正月。臣董诰奉勅敬书。鉴藏宝玺: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石渠宝笈,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石渠定鉴,宝笈重编,宁寿宫续入石渠宝笈,乐寿堂鉴藏宝,古希天子,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寿,太上皇帝之宝,八征耄念之宝,乐寿堂,宣统御览之宝,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 作者印记:张照,筏喻; 石渠宝笈二编(宁寿宫),第五册,页2926;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13

张照 简介

  • 张照
    清藏书家、书法家、戏曲家、书画目录整理者。

    张照,初名默,字得天、长卿,号泾南、梧窗、天瓶居士。上海松江人,家住秀野桥西。天资聪敏,通释氏之教,其作诗豪放好驱使禅语。能诗,善画,通音律,精鉴赏,尤工书法。

    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19岁成进士,改庶吉士。,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官刑部尚书,以预修《大清会典》,书成,加一级。十三年,为抚定苗疆大臣,无功,革职拿问,谕靳。寻赦之,命在武英殿修书处行走。乾隆七年,历官至刑部尚书,供奉内廷。九年十二月,丁父忧,奔丧至徐州,卒于途中。谥文敏。乾隆时大书法家,常为乾隆皇帝代笔,擅长行楷书,是书“馆阁体”能手。性地高明,深通释典,诗多禅语。书法初从董其昌入手,继乃出入颜、米,天骨开张,气魄浑厚。兼能画兰,间写墨梅,疏花细蕊,极其秀雅。尝作白描大士像,寥寥数笔,而法相自佳。著天瓶斋书画题跋、得天居士集,刻有天瓶斋帖。卒年五十五。

  • 相关作品推荐

    艺术名人馆

    • 书法
    • 油画
    • 国画
    首次使用需要【激活码】激活账号
    该企业微信为自动发码
    扫码免费自动获取激活码
    今日剩余2次/共3次
    扫码下载App,免费提升每日下载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