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您好,欢迎来到同样

丁玉川
后赤壁赋图

首页 艺术名人馆 丁玉川 后赤壁赋图

后赤壁赋图

后赤壁赋图 简介

109.1x60.3,绢本,浅设色,轴,台北故宫博物院。本幅描写文学作品《后赤壁赋》中的一段,宋代文学家苏东坡与客人泛舟于赤壁之下,孤鹤横江,鸣掠而过.画崖石用大笔斧劈皴,画人物笔意苍劲老辣,皆有追法宋马远之意.此幅无画家款印,旧题签上标为元代吴镇的作品,但是画风却与明代中期浙派丁玉川的一幅《山水图》(日本私人收藏)相近,故可能出自他的手笔.本幅: 磔烈奚妨纑地陈。可传事旧亦如新。仙乎祇合髯居士。识者定为梅道人。返放中流听所止。飞鸣过我是何因。无须姓氏辨一再。求剑守株总未真。乙未孟冬月御题。(印记:乾、隆); 诗塘: 陈迹长新。(印记:乾隆御笔); 诗塘: 东坡后赤壁赋图。绢素断烂。都南濠定为梅道人笔。乃颇近马夏篱援何也。要其苍厚处。自非余子所有。壬申二月六日装成因记。逢庆。(印记:上小遇)鉴藏宝玺: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石渠定鉴,宝笈重编,养心殿鉴藏宝,石渠宝笈,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石渠宝笈续编(养心殿),第二册,页1002; 故宫书画录(卷八),第四册,页67; 故宫书画图录,第四册,页177-178。

丁玉川 简介

  • 丁玉川
    明代中期画家

    丁玉川(生卒年不详),明代中期画家。江右(今江西)人。山水宗马、夏。亦善人物,行笔草草,徒逞狂态,比于邪学。刘珝题其画云:“彼美玉川子,素慕青溪翁。远浓近淡不停手,神机所到天然工。”丁氏虽然出身江西,却主要活动于山东与北京两地,可能活到九十二岁以后。在晚明以后,丁氏被归为浙派画家之列,存世作品多被改款,以致今日难以辨识。
    人物简介
    明代画坛及后人,对丁氏绘画作品的评价莫衷一是。有人说其画作行笔草草,落墨轻狂,缺乏气韵;也有人说其画作,特别是人物画,精妙至极,巧夺天然。
    代表画作
    《渔乐图》,这张画是一件无款作品,在过去的著录中,一直被当成宋人画。不过,
    很幸运地,在画幅的右上角,发现一颗“玉川”的印章,经过风格及印章的比对,证实画家的身份为明代中期浙派的丁玉川。
    丁玉川这幅画采用元代典型的“一河两岸”横图,空阔的河面将画面切割成上下两段,前景是长满芦苇的坡岸,远景则为弥漫云雾的低矮山峦。岸边停泊一艘渔船,有文人在船上饮酒,一副悠闲自乐的模样。这幅画的横图和题材都令人想起吴镇《渔父图轴》(国立故宫博物院藏),由此可以看到他的绘画受到元人的影响。除此之外,本幅画也运用了“斧劈皴”的笔法来描绘山石,及藉助大量的水墨烘染云雾,这些技法则是延续南宋院体的风格。丁玉川的绘画吸收浙江画派在宋、元时代的源流,而他的题材也偏向抒情山水或文人田园生活,这些都让他的艺术拥有一种古典的美感。
  • 相关作品推荐

    艺术名人馆

    • 书法
    • 油画
    • 国画
    首次使用需要【激活码】激活账号
    该企业微信为自动发码
    扫码免费自动获取激活码
    今日剩余2次/共3次
    扫码下载App,免费提升每日下载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