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文:忌我焉知非赏识,欺人终不是英雄。款识:石舲四兄爱此联语,属世臣书之。道光壬寅仲冬,同在白鹭洲上。钤印:世臣私印(白)、包氏慎伯(朱)。
楷书,忌我欺人联
楷书,忌我欺人联 简介
释文:忌我焉知非赏识,欺人终不是英雄。款识:石舲四兄爱此联语,属世臣书之。道光壬寅仲冬,同在白鹭洲上。钤印:世臣私印(白)、包氏慎伯(朱)。
包世臣 简介
包世臣(1775一1855)安徽泾县人。清代学者、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嘉庆二十年举人,曾官江西新渝知县,被劾去官。包世臣学识渊博,喜兵家言,治经济学。对农政、货币以及文学等均有研究。28岁时遇邓石如,师从学篆隶,后又倡导北魏。晚年习二王。自称:“慎伯中年书从颜、欧入手,转及苏、董,后肆力北魏,晚习二王,遂成绝业。”自拟为“右军第一人”,自负之极。包世臣的主要历史功绩在于通过书论《艺舟双楫》等鼓吹碑学,对清代中、后期书风的变革影响很大,至今为书界称颂。
包世臣(1775~1855),清代学者、文学家、书法家(清代著名篆刻家、书画家吴熙载的老师)。字慎伯,号诚伯、慎斋,晚号倦翁,又自署白门倦游阁外史、小倦游阁外史。安徽泾县人。泾县于东汉时曾分置安吴,包氏旧居接近其地,所以学者称安吴先生、“包安吴”。自幼家贫,勤苦学习,工词章,有经济大略,喜谈兵。嘉庆十三年(1808)中举, [4]多次考进士不中,以大挑试用为江西新喻县令,年余,又被弹劾免职。此后曾先后为陶澍、裕谦、杨芳等人幕客。他毕生留心于经世之学,并勤于实际考察,对于漕运、水利、盐务、农业、民俗、刑法、军事等,都能提出有价值的见解。东南大吏每遇兵、荒、河、漕、盐诸巨政,经常向他咨询,以此名满江淮。嘉庆十九年(1814),南京地区因旱大饥,包世臣力劝江宁巨绅秦承业倡举义赈,并上书两江总督百龄,促其设法拯救灾民。 [5]鸦片战争时期,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实况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曾有记述与议论,颇具卓见。
清朝的封建官吏中,他的社会地位非常低微,而在当时社会中却是一个相当知名的人物。因为,包世臣对当时重大的社会问题,如:农政、漕运、盐务、河工、银荒、货币以及水利、赋税、吏治、法律、军事等方面的实际情况,都相当熟悉,尤其具有农、礼、刑、兵,所谓“齐民四术”的广博学识,所以,包世臣成为当时许多封疆大吏重视的“全才”幕僚。道光十八年(1838年),林则徐任钦差大臣赴粤禁烟,次年正月路过江西南昌时,曾向他问过禁烟之计,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由广东调浙江,四月抵南昌时,又和他商讨御英之策。包世臣生平著作,晚年收集、整理为《安吴四种》一书。
包世臣有一子一女。儿子叫包宗甫,女儿叫包宗芳。很平庸,都没有达到父亲的成就。
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 简介
之江新馆位于杭州之江文化中心,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展陈面积32012平方米,建筑高度59.9米,是之江文化中心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建筑,也是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宣传、教育和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化公共文化空间。之江新馆展览策划以“思想高度、学术深度、人文温度”为原则,构建了“159”多样化的展览体系。《浙江一万年》通史陈列,用考古成果和文物构建浙江宏大的历史,突出浙江历史的高光亮点,以及稻作、丝绸、瓷器等的起源,体现浙江人文和科技发展对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贡献;5个浙江文化专题陈列,从青瓷文化、海洋文化、宋韵文化、书画文脉和名人文化出发,解码浙江独特的文化基因;9个功能拓展和体验陈列,既具有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的特点,又兼备科技感和体验感。
相关作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