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您好,欢迎来到同样

佚名
雪渔图

雪渔图

雪渔图 简介

62.1x32.7,绢本,设色,立轴,台北故宫博物院。天空及江水用淡赭墨渲染而成,使整个背景看起来极具荒江冬寒的气氛,颇符合北宋郭熙(西元11世纪)论画所言“冬天云气黯淡”的境地.江渚中的三个石块,底部皆用石青衬出;画雪竹则先略施淡墨,再以白粉加涂,令人深感积雪浑厚.此外,如蓑面、笠顶、江岸等处,无不以铅粉敷染,以表示积雪;而漫布于空中的小白点,乃用白粉弹洒而成,此种画法又称“弹粉法”,即以铅粉为白,弹洒于画面,以表示片片雪花飞舞.人物表情的描写极是生动,老翁缩颈掩口,双眉呈八字型,眉毛、胡须除用墨染,还加用细笔描绘,仔细一瞧,并可发现鼻头晕染成淡红色,将那种畏缩于风雪的样貌,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不过,相较之下,在蓑衣、鞋、裤等线条的表现,却不如脸部表情细腻,略显单调而刻板. 画幅上没有任何款识,作者不详.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敕编的《石渠宝笈》仅纪录其为五代(907-960年)人笔,原贮藏于御书房.另据庄申先生考订,认为此幅<雪渔图>可能是《全唐诗》中,郑谷(?-896左右)《雪中偶题》的诗意图,诗句为:[“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衣”,并且提出此图虽旧题五代人作,但据用笔、用色与绢本来判断,都与其它的唐画不相似,因此认为可能是五代或宋人按照上述“雪中偶题”之原本临摹而成的.不过,尽管这幅作品在冬景静寂气氛的营造上堪称生动,但与五代、宋画比较,无论从构图空间缺乏远近深度,以及苇叶、衣纹等运笔略呈板滞等方面看来,在风貌上还是略有差距,作品完成的时间犹待论定.据书画处同僚讨论,暂且推断时代或可晚至明代后期、清初之际.(陈阶晋)清内府诸鉴藏玺石渠宝笈初编御书房著录

佚名 简介

  • 相关作品推荐

    艺术名人馆

    • 书法
    • 油画
    • 国画
    首次使用需要【激活码】激活账号
    该企业微信为自动发码
    扫码免费自动获取激活码
    今日剩余2次/共3次
    扫码下载App,免费提升每日下载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