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您好,欢迎来到同样

佚名
杨淮表记

杨淮表记

杨淮表记 简介

27x20,纸本,墨拓,册页,中国国家图书馆。东汉《杨淮表记》,全称《司隶校尉杨淮表记》,东汉隶书摩崖石刻,熹平二年刻于褒科道崖壁.本册为吴荣光旧藏末行“卞玉”二字不损之明末拓本. 《金石萃编》载:石高八丈三寸,宽二尺二寸,字共七行,每行二十五六字不等.隶法圆劲遒逸.《涵真阁汉碑跋》称:“字体与《石门颂》仿佛而疏荡过之.”传世墨本以“黄卞玉”等字未损者为佳,考见《校碑随笔》.清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评此石云:“润泽如玉,出于‘石门颂’,而又与石经《论语》近,但疏荡过之.”诚如康氏所言,“杨碑”最大的书法特色就是古奇纵逸,疏荡天成,后世之《爨龙颜》、《灵庙碑》大由所出,其字朴拙真率,巧夺天工,观之则生迥出尘寰,飘然物外之感.但凡古隶,尚欠周正规矩,唯独于此,天人合一,而古意存焉.日常临写,心摹手追,浑思度外,可矫帖学习气之弊. 《杨淮表记》书法雄古遒劲,笔势开张,用笔沉着扎实,结字参差古拙.其章法,因石势而书,纵成列,横不成行,字态因字立形,疏宕天成.如第六行“也”字,为此行末字,故形体较大,第七行“过、此、追、述”四字,波笔舒展,极尽开张之势.石壁上部宽而五、六、七行行距远,下部窄而行距密,浑然天成.若将此刻与《石门颂》、《开通褒斜道摩崖》等视为一组,与同时期山东曲阜一带《史晨碑》、《孔彪碑》等庙堂碑相较,则见两地迥异之地域书风. 释文:故司隶校尉杨君,厥讳淮,字伯邳.举孝廉、尚书侍郎,上蔡、雒阳令,将军长史、任城、金城、河东、山阳太守.御史中丞,三为尚书,尚书令.司隶校尉,将作大匠,河南尹.伯邳从弟讳弼,字颖伯,举孝廉,西鄂长.伯母忧,去官.复举孝廉,尚书侍郎,迁左丞,冀州刺史,大医令,不邳相.兄弟功德牟盛,当究三事,不幸早陨.国丧名臣,州里失覆.二君清□,约身自守,俱大司隶孟文之元孙也.黄门同郡卞玉,字子珪,以熹平二年二月廿二日谒归过此,追述勒铭,故财表纪.清李文田题签并王懿荣观款,不录。清人吴荣光荷屋所得古刻善本、吴荣光印、 吴石云吉金贞石印、曾在吴石云处印,李文田筠清馆、筠清印。《金石萃编》、《校碑随笔》、《广艺舟双楫》等书著录。

佚名 简介

  • 相关作品推荐

    艺术名人馆

    • 书法
    • 油画
    • 国画
    首次使用需要【激活码】激活账号
    该企业微信为自动发码
    扫码免费自动获取激活码
    今日剩余2次/共3次
    扫码下载App,免费提升每日下载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