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画馆
陶瓷馆
热搜榜
搜全站
下载App
登录
退出登录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验证码错误或已过期
登录
您好,欢迎来到同样
获取验证码
验证码错误或已过期
用户已注册
注册
注册代表同意
《用户协议》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获取验证码
验证码错误或已过期
登录
新用户登陆即注册账号,登录即代表同意
《用户协议》
账号或密码错误
登录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卢见曾
行书扬州杂诗
Unable to open [object Object]: Error loading image at https://assets.tongyangapp.com/uploadMore/1/2022/07/1657162053436/WechatIMG271.jpeg
首页
艺术名人馆
卢见曾
行书扬州杂诗
行书扬州杂诗
作者
卢见曾
分类
未分类
创作年代
清
行书扬州杂诗 简介
卢见曾 简介
卢见曾
清代洪雅知县、滦州知州、永平知府、长芦、两淮盐运使
卢见曾(1690—1768),字澹园,又字抱孙,号雅雨,又号道悦子,山东德州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历官洪雅知县、滦州知州、永平知府、长芦、两淮盐运使。性度高廓,不拘小节,形貌矮瘦,人称“矮卢”。学诗于王渔洋,有诗名,爱才好客,四方名士咸集,流连唱和,一时称为海内宗匠。乾隆三十三年,两淮盐引案发,因收受盐商价值万余之古玩,被拘系,病死扬州狱中。著有《雅雨堂诗文集》等,刻有《雅雨堂丛书》。纪晓岚长女嫁卢见曾之孙卢荫文。盐引案发,纪昀因漏言获谴,戍乌鲁木齐。
生平经历
卢见曾出生在一个世代为官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卢道悦为康熙九年(1670)进士,曾做过陕西陇西、河南偃师县知县,著有《公馀漫草》《清福堂遗稿》等书。卢见曾出生时,卢道悦已五十多岁了,老来得子,疼爱之余,卢道悦更是悉心培养。卢见曾先后师从王士祯、田雯等,学业大进。康熙五十年(1711),卢见曾中举人,六十年(1721)中进士。雍正三年(1725),卢见曾被委任为四川洪雅县知县,从此走上了仕途。
洪雅地瘠民贫,税目繁多,治安混乱,狱讼不息,老百姓的日子很不好过。卢见曾到任后,“除杂派,清积牍,一以俭勤为治”(《清史列传》卷71,以下注略),迅速整顿了社会秩序,受到当地百姓的拍手称誉。雍正十三年(1735),卢见曾被调为颍州(今安徽阜阳)知州。颍州西湖,原是宋代欧阳修出任颍州知州时主持兴修的一个蓄水工程,民以为利,但至明朝末年,由于州民填湖为田而逐渐湮塞废弃了,每逢雨季,洪水泛滥,害及四周农家田庐。卢见曾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劝说百姓:“若复湖,则水有蓄洩,利及一州,而又免淹没之患,何乐而不为呢?”在百姓的支持下,西湖水利工程很快就恢复了。由于政绩突出,乾隆元年(1736)卢见曾被擢升为两淮盐运使(治扬州)。据《两准盐法志》记载,当地盐商勾结官府侵占灶户(盐民)盐池,在所有权问题上,双方久讼不决,盐民深受其害。卢见曾到任后,作出了“灶属商亭,粮归灶纳”的判决,并核发文契,维护了盐民利益。广大盐民追念卢见曾,于1920年自动筹资修建了“卢公祠”以为纪念。然而,卢见曾却因此得罪了当时那些贪官污吏及不法盐商,他们纷纷蜚语诬告,乾隆皇帝不待查明真相便在乾隆五年(1740)将卢见曾革职充军发配到塞外。
乾隆九年(1744),冤案昭雪,卢见曾被补为直隶滦州知州。第二年又升为永平府知府。在任期间,他带领所属抚宁官民筑坝阻水,解除了多年来洋河对抚宁城的威胁。十八年(1753),复调两准盐运使赴任扬州。扬州地势低洼,河池湮塞,经常发生水患,卢见曾筹集资金,开挖修浚了城周围河池,免除了水患之隐。卢见曾还沿小秦淮修建了红桥二十四景及金焦楼观,使古老的扬州更加妩媚多姿,一时游人如织,名流学士云集。乾隆二十二年(1757)春,卢见曾在红桥举行“修禊”活动,郑燮、陈撰、厉鹗、惠栋、沈大成、陈章等前后数十人皆为上客。卢见曾“作七言律诗四首……其时和修禊韵者七千余人,编次诗三百卷”(《扬州画舫录》),一时传为文坛佳话。
乾隆二十七年(1762),73岁的卢见曾告老还乡,过起了隐退生活。三十年(1765),乾隆南巡,路过德州,特亲书“德水耆英”匾额赐之。三十三年(1768),两淮盐引案发,卢见曾被逮论绞,死于狱中。三年后,大学士刘统勋为其昭雪。
相关经历
在他的宾客当中,除了有后来闻名天下的“扬州八怪”外,还有《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吴敬梓一生贫穷,写作《儒林外史》全凭卢见曾的支持。吴敬梓死后,卢见曾慷慨解囊,买棺装殓,并且安顿好吴敬梓的妻儿老小。
卢见曾还以学问闻名天下。他的最大的功绩就是考证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晚年是否改嫁张汝舟了。
卢见曾的长子名字叫卢谦,卢谦出生于1713年,比纪晓岚大11岁。卢谦有个儿子名字叫卢荫文。卢荫文很有才学,1789年考中进士,但是他终生不愿为官,46岁即告归故里,隐居山林了。
主要著作
见曾好校刊古书,又补刊《朱彝尊经义考》皆有功后学。作《中州集例》,系以小传,为《山左诗钞》。自著有《雅雨堂诗》八集,文十余卷。其《出塞集》一卷,先已刊行,余毁于火。后人采掇刊之,为文四卷,诗二卷。(均清史列传)亦为曲,著有《旗亭记》及《玉尺楼传奇》《曲录》并传于世。
人物评价
卢见曾一生不仅勤于吏治,“有吏才”,“所至皆有殊绩”,是个典型的循吏,而且爱才好士,擅长诗文,“主东南文坛,一时称为海内宗匠”,又是清代有影响的文学家。直隶总督那苏图在给乾隆皇帝的荐表中曾称他“人短而才长,身小而智大”,著名才子纪昀甚至将长女嫁给他的长孙卢荫文,足见其才智与威望。他平生著述丰富,所著《雅雨堂诗集》《雅雨堂文集》《雅江新政》《出塞集》《感旧集》《金石三例》《雅雨堂石集》《山左诗钞》等统称《雅雨堂丛书》,共计11种128卷,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卢见曾一生还积极从事刻书活动,先后校刊的有《乾凿度》《战国策》《尚书大全》《周易集解》《经义考》等三十种,是清代中期著名的校勘家。所刊之书,校勘精细,刻印精美,堪称中国古籍中的珍本、善本,今在出版、收藏界享有盛誉。
藏书之家
清藏书家、刻书家。字抱孙,号澹园,一号雅雨山人,祖籍河北涞水,明初迁居山东德州,明代藏书家卢世潅重孙。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历官四川洪雅知县,后知安徽蒙城、六安、升亳州知州、颍州知府、两淮盐运使,迁长芦盐运使、再复任两淮盐运使等职。曾多次遭到蜚言而被罢官,晚年瘐死于狱中。一生重视教育,兴办书院、著述、刻书、藏书等文化教育为己任,所到一地,建书院、刻书籍。颇富文采,有王士祯遗风。官两淮盐运使期间,兴办书院,置办刻书之所,以校刻古籍著名于世。所刻《雅雨堂丛书》14种,法式善称其“皆世间罕见之本,卷帙宏富,楮墨精好,洵足珍秘”。又补刻朱彝尊《经义考》,使之成为完书。为藏书世家,曾祖卢世潅有“杜亭”、“匿峰庵”、“涪轩”藏书楼,架上有图书万余卷。见曾建有书楼名“雅雨堂”,益增图书至10万余卷,珍秘善本数十种。藏书印有“雅雨山人”、“卢印见曾”、“澹园之珍藏秘籍倍加呵护”、“杜亭亭长”等。刊刻有《山左诗抄》《雅雨堂藏书》等,其中《雅雨堂藏书》刻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收录古籍14种,每种均有其所作的序言或解题,记其内容和概要、版本、著者生平和学术贡献等。著有《雅雨堂诗文集》《出塞集》《雅江新政》《渔洋山人感旧集小传》《读易便解》《尚书大传补遗》等10余种。
金山志十卷
相关作品推荐
出警图
高清
佚名
雁来红轴
高清
吴昌硕
猎犬图
高清
李迪
草书页
高清
王骥德
珊瑚帽顶
高清
不详
楼阁图
高清
溥儒
三老图
高清
汪肇
猿戏图
高清
狩野山乐
艺术名人馆
时代:
当代
近现代
清
明
元
宋
辽、金
隋唐五代
南北朝
魏晋
汉
秦
排序:
热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苏轼
马远
赵佶
范宽
李公麟
黄庭坚
米芾
张择端
李唐
郭熙
夏圭
梁楷
刘松年
李嵩
马麟
佚名(宋)
李成
赵伯驹
林椿
李迪
法常(牧溪)
崔白
赵伯骕
赵构
陈居中
欧阳修
苏汉臣
赵孟坚
马和之
陈容
全部>>
书法
油画
国画
三希堂法帖
快雪时晴帖
中秋帖
伯远帖
兰亭序
仲尼梦奠帖
祭侄文稿
自叙帖
黄州寒食帖
蜀素帖
草书千字文
前后赤壁赋
草书诗帖
张迁碑
曹全碑
石门颂
冠军帖
荐季直表
急就章
出师颂
平复帖
兰亭序
黄庭经
姨母帖
鸭头丸帖
新月帖
爨龙颜碑
真草千字文
九成宫醴泉铭
孔子庙堂碑
桌球
蒙娜丽莎
拿破仑穿过阿尔卑斯山
不相称的婚姻
大宫女
盲女
雅典学院
珍珠女郎
肯特海难
希什金肖像
后宫露台
画家与女儿像
穿蓝装的小孩
自由引导人民
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
吹肥皂泡的少年
戴安娜的休息
恐怖的伊凡和他的儿子
近卫军临刑的早晨
土耳其浴室
马拉之死
拾穗者
玛丽皇后在马赛港登陆
红磨坊的舞会
拍卖奴隶
蒙马特大街冬天的早晨
日出·印象
三王来拜
垛草
包厢
晚钟
清明上河图
富春山居图
千里江山图
韩熙载夜宴图
洛神赋图
五牛图
捣练图
簪花仕女图
步辇图
唐人宫乐图
虢国夫人游春图
挥扇仕女图
汉宫春晓图
山雨欲来图
溪山行旅图
桃花源图
潇湘图
富春山图
雪景寒林图
溪山清远图
山水清音图
蓬莱仙境图
窠石平远图
游春图
江帆楼阁图
明皇幸蜀图
雪景山水图
关山行旅图
山溪待渡图
秋山晚翠图
夏景山口待渡图
首次使用需要【激活码】激活账号
激活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激活
该企业微信为自动发码
扫码免费自动获取激活码
今日剩余2次/共3次
扫码下载App,免费提升每日下载次数
了解同样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