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平远法写山峦之连绵起伏,坡石回旋。山势巍峨横卧于整个画面,高崖峻壑,云树丛林,充满其间。山道弯曲盘绕,亭落草舍,依势修建于深壑中。整图草木葱茏,溪流从岩石间涌下,形成近处所环抱的一湾清水。山麓间小路弯弯,几簇重叠交柯的大树掩映着溪水旁的水榭草堂,十分幽静。此图用笔变化多端,有尖笔,有秃锋,或用干笔皴擦,或用湿笔披麻,笔势潇洒,墨色苍润。
山水图
山水图 简介
用平远法写山峦之连绵起伏,坡石回旋。山势巍峨横卧于整个画面,高崖峻壑,云树丛林,充满其间。山道弯曲盘绕,亭落草舍,依势修建于深壑中。整图草木葱茏,溪流从岩石间涌下,形成近处所环抱的一湾清水。山麓间小路弯弯,几簇重叠交柯的大树掩映着溪水旁的水榭草堂,十分幽静。此图用笔变化多端,有尖笔,有秃锋,或用干笔皴擦,或用湿笔披麻,笔势潇洒,墨色苍润。
王原祁 简介
王原祁,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生,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卒。字茂京,号麓台、石师道人,今江苏太仓,王时敏孙。东画派,左右清代三百年画坛,成为正统派中坚人物。享年七十四。
王原祁既承董其昌及王时敏之学,又受清代最高统治者之宠,山水格局面目影响后世,弟子颇多,形成娄东派,与王时敏、王鉴、王翚合称“四王”,加上吴历、恽寿平又称“清六家”。
王原祁绘画主要受元代(公元1279--公元1368年)黄公望影响。作画喜用干笔,先用笔,后用墨,由淡向浓反复晕染,由疏向密,反复皴擦,干湿并用,画面显得浑然一体。
承董其昌及王时敏之学,受清最高统治者之宠,肆力山水,领袖群伦,影响后世,形成娄东派(王原祁是江苏太仓人,太仓也称娄东),左右清代三百年画坛,成为正统派中坚人物。主张好画当在不生不熟之间,自出心裁,不受古法拘束,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实而清,书卷之气盎然纸墨外。
清末娄东画派代表性画家与画论家秦祖永《桐阴论画》论王原祁:中年秀润,晚年苍浑。
纵观王原祁一生的画风,其早年跟随其祖父王时敏,山水画直接渊源于祖父而面貌更强烈,笔墨气味亦更醇厚,致力于摹古,形式变化丰富,但缺乏生活气息和真是感受。早期作品如《仿子久山水图》,为作者三十岁时作品,仿效黄公望笔意,出神入化。画面笔墨简淡,风格古秀。
王原祁中年时期作品,从摹古中脱出,笔墨秀润,以《富春山图》为代表,画面云山秀水,用笔秀雅脱俗,没色清淡圆润。后又受王鉴指导,六十岁时作画能够“熟而后生”,如七十岁所作《南山积翠图》,笔墨与设色境界高妙。其用笔锋颖幻化,真率而意韵高古,生涩之处见纯熟。其用色绛翠斑驳,是浅绛和青绿手法的极致运用与融合。画面中累见笔笔交叠,色色相浸之处,全然不拘小节而直渲天然真趣。
王原祁登第后,专心画学。康熙朝原祁以画供奉内廷,鉴定古今名画,与王时敏、王鉴、王翚并称“四王”。
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观政于吏部、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后任直隶顺德府任县(今河北省邢台市任县)知县,地当九河下流,滏漳诸水复久壅塞,腴田变为污渚,圪刘累泊等处,即古大陆泽为患,尤甚甲子乙丑秋雨连旬,水势陡发,堤岸尽壊,田莱俱成巨浸。
原祁请照淮扬例,永免水荒田赋三千余金,民困以苏其余如,筑堤以防水宪,建桥以通水道,毙盗贼以安民命,明僎介以昭典礼,发仓储以救羸,着迹难以枚举。丙寅,奉命行取擢谏垣,改翰林,累官少司农,卒于位,赐祭葬如例,康熙五十九年入祀名宦。
四十四年(1705年)擢侍讲学士,转侍读学士,直南书房,充佩文斋书画谱纂辑官。以画供奉内廷,同年,与孙岳颁、宋骏业等编《佩文斋书画谱》,五十六年主持绘《万寿盛典图》为康熙帝祝寿。擅画山水,继承家法,学元四家,以黄公望为宗,喜用干笔焦墨,层层皴擦,用笔沉着,自称笔端有金刚杵。
按原祁承董其昌及时敏之学,受清最高统治者之宠,肆力山水,领袖群伦,影响后世,形成娄东派,左右清代三百年画坛,成为正统派中坚人物。卒年七十四(一作七十)。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作《仿高房山云山图》轴,藏上海博物馆;
四十二年(1703年)作《仿黄公望山水图》轴,藏上海博物馆;
三十九年(1700年)作《夏山图》轴,藏广东省博物馆;
四十年(1701年)作《子久画意图》轴,藏南京博物院;
四十四年(1705年)作《清溪绕屋图》轴,藏南京博物院;
四十四年(1705年)夏日作《山水图》轴,藏美国高居翰景元斋;
四十八年(1709年)作《秋林叠巘图》轴,藏故宫博物院;
四十九年(1710年)作《西岭云霞图》卷,藏辽宁省博物馆;
五十三年(1714年)作《晴窗秋色图》轴,藏香港刘均量虚白斋;
五十三年(1714年)作《仿梅道人秋山图》轴、《江乡春晓图》轴,藏苏州市博物馆;
五十三年(1714年)作《仿巨然山水图》轴,藏沈阳故宫博物院。
著有《雨窗漫笔》、《罨画集》、《麓台题画稿》等。
在“四王”中,王原祁年纪最小,但成就最高。王鉴见之谓时敏曰:“吾二人当让一头地。”时敏曰:“元季四家首推子久(黄公望),得其神者惟董思白(其昌),得其形者吾不敢让,若神形俱得,吾孙其庶乎?”鉴深然之。时虞山王翚以清丽之笔,名倾中外,原祁则以高旷之品突过之。
客有举翚画为问曰:“太熟。”复举查士标为问曰:“太生。”盖以不生不熟自处也。尝自题秋山晴爽图卷略云:“不在古法,不在吾手,而又不出古法吾手之外。笔端金刚杵,在脱尽习气。”观此语其所至可知矣。
后世娄东画派,大都一味摹古,笔墨贫弱,格局平庸,千篇一律,无复清新气象,乃至晚清民国时期,遭遇被西化主张者全面否定之命运。
自晚清民国,由于陈独秀,徐悲鸿等主张西画思想,对四王为代表的古典绘画采取全面否定之态度,史家对王原祁评价不高,艺术市场的价格偏低。1988、1989、1990年两大拍卖行均有王原祁作品出售,价格都不超过5万美元。一般说来,王原祁临古山水立轴的价格在1~3万美元,扇面在5000~1万美元。
青岛市博物馆 简介
青岛市博物馆,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梅岭东路51号,占地面积105亩,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展览面积7000多平方米。青岛市博物馆是一座地方综合性历史和艺术博物馆。
1965年,青岛市博物馆正式建馆。1996年,青岛市委市政府决定在东部新城区建设青岛市博物馆新馆。2000年,青岛市博物馆新馆正式向崂山市民开放。青岛市博物馆新馆的主楼有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包括13个展览厅和一条绕行走廊。馆藏文物包括书法、绘画、陶瓷器、铜器、玉器、钱币、玺印、甲骨、竹木牙角器等三十余个门类十多万件。截至2019年末,青岛市博物馆藏品有121678件/套,珍贵文物有1024件/套,举办展览25个,开展教育活动468次,参观人数52.94万人次。
青岛市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1995年6月13日,青岛市博物馆被命名为首批“青岛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59年4月13日,山东省青岛市人民委员会批准成立“青岛市地志博物馆”。同年10月8日,经山东省青岛市人民委员会同意,将“青岛市地志博物馆”改名为“青岛市博物馆”,正式成立之前称为“青岛市博物馆筹备处”。
1965年,青岛市博物馆正式建馆。原馆址位于大学路7号30年代建成的红十字会旧址,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
1996年,青岛市委市政府决定在迅速崛起的东部新城区投资建设青岛市博物馆新馆。
2000年9月30日,青岛市博物馆新馆试开放,基本陈列“青岛历史文明之光”开展。
2001年6月24日,青岛市博物馆新馆全面开放。《馆藏明清书画陈列》《馆藏古代碑刻拓片陈列》《馆藏近现代书画陈列》《馆藏历代货币陈列》《馆藏古代瓷器艺术陈列》《馆藏古代工艺品陈列》《馆藏国际交往礼品陈列》7个文物专题陈列同时展出。
2007年,为迎办29届奥帆赛,青岛市委市政府确定投资,对青岛市博物馆内部配套设施进行改造完善。
综述
青岛市博物馆占地面积105亩,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展览面积7000多平方米。青岛市博物馆新馆的主楼有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包括13个展览厅和一条绕行走廊,是青岛的文化地标和奇妙的文化景点。整幢建筑造型庄重典雅,流畅的圆廊结构、蔚蓝色的屋面设计以及与之相呼应的宽敞的广场叠水喷泉、绿色草坪构成了一幅现代都市的美景。
综述
青岛市博物馆馆藏包括石像、书法、绘画、陶瓷器、青铜器、玉器、钱币、甲骨等,一级藏品150件,元、明、清以来著名的书画传世品4000多件。截至2019年末,青岛市博物馆藏品有121678件/套,珍贵文物有1024件/套。
1995年2月21日,青岛市博物馆被山东省委宣传部命名为“山东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年6月13日,青岛市博物馆被命名为首批“青岛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相关作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