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图
黄山图 简介
梅清 简介
梅清 (1623年—1697年),字渊公,号瞿山,安徽宣城人,代表作品有《天延阁集》等。
梅清早期所画的题材只是家乡山水、故园风情。32岁始潜心画黄山,屡登天都、莲花、云门、光明顶、文殊院、狮子林、炼丹台、蒲团松、西海门等百余处胜景,深为天下第一奇山所陶醉。从此,他在绝妙如画的山水间激情满怀,纵横驰骋,以诗人之心去感受自然,更以画家之情来表现自然,不仅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优美诗篇,而且画出了无数峭拔秀美、云烟变化之胜、意境韵味无穷的黄山风景画,与黄山结下了奇缘。他自称“游黄山后,凡有笔墨,大半皆黄山也”。
梅清是画黄山奇松的高手,人们把他画的黄山松列为神品,《宣城县志》称他“善画理,墨松尤离奇,苍雄秀拔,为近来未有,海内鉴赏家无不宝贵”;《宛雅》称他“好画长松,腾攫如虬龙作势,不可博挠;购得珍如宝物,寻传入内延”;《蚕尾续集跋》说“宛陵梅渊公画松为天下第一”。
梅清的画,以真山真水为创作源泉,以饱满的真情实感,高深的诗、书、画修养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表现山川的秀美、画家的高洁性格和民族的博大胸怀。
梅清还是一位重友情、广交游的大家。他一生结交了很多有识之士、诗人和书画朋友。他虚心好学,锲而不舍,无所拘泥,与人交深情笃,其中志同道合者首推石涛。石涛曾多次前来宣州,在梅清作画的天廷阁谈诗论画,互诉衷肠,两人共游双塔、鳌峰。梅清在《石公从黄山来宛见贻佳画答以长歌》中写道:“我写泰山云,云向石涛飞;公写黄山云,去染瞿硎衣。白云满眼无时尽,云根冉冉归灵境。何时公向岱颠游,眉余已发黄山兴。”
梅清是一位集诗、书、画于一身的大家,他的画对“黄山画派”、“新安画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作品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安徽省博物馆均有收藏。
梅清擅长山水、松石、尤其好画黄山,自谓“游黄山后,凡有笔墨,大半皆黄山矣。”他笔下的黄山,以气势取胜,行笔流动豪放,运墨酣畅淋漓。取景奇险,用线盘曲,富有运动感。有异于新安派比较生涩清峻的画风。他长期深入黄山。多写生黄山真景。虽经常自称学元代,却有自己独特的创造。他风格清俊高逸,表现山峦的云烟变幻,松多奇苍。曾用卷云皴,给人苍茫感觉。他的《宣城二十四景图册》,堪称平生呕心之作。人称他山水入妙品,松入神品。他间亦画梅,其梅画烟云历落,枝干奇古。72岁时所作的《高山流水图》轴,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作品苍劲的运笔、酣畅的墨色、及皴法、用点均更多石涛意韵。梅清笔下松弛中见功力,零乱中求整秩,经纬明快,恬适流畅。
梅清出生于1623年。
顺治十一年(1654年)举人,与石涛交往友善,相互切磋画艺。石涛早期的山水,受到他的一定影响,而他晚年画黄山,又受石涛的影响。所以石涛与梅清,皆有“黄山派”巨子的誉称。 梅清以画黄山著名,“得黄山之真情”,与石涛、弘仁成为“黄山画派”中的代表人物。
于1697年逝世。
现代画家贺天健在《黄山派和黄山》中评道:“石涛得黄山之灵,梅瞿山得黄山之影,渐江(弘仁)得黄山之质。”。
安徽博物院 简介
安徽省博物馆成立于1956年11 月14日,2010年12月28日更名为安徽博物院。
1958年9月17日,毛泽东同志视察安徽省博物馆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一个省的主要城市,都应该有这样的博物馆,人民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的力量是一件很要紧的事。这一讲话,既是对安徽省博物馆和安徽文物工作的肯定,也为新中国博物馆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李先念、叶剑英、彭德怀、陈毅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馆视察,陈毅同志题写了馆名。
安徽博物院现为一院两馆运行模式。老馆位于合肥市安庆路268号,展陈大楼为仿苏式建筑,2013年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常设展览有“安徽革命史陈列”“安徽古生物陈列”“安徽好人馆”等。新馆位于合肥市怀宁路87号,建筑造型体现了五方相连、四水归堂的徽派建筑风格,2011年9月29日建成并对外开放,常设展览有“安徽文明史陈列”以及“徽州古建筑”“安徽文房四宝” “江淮撷珍”“欧豪年美术馆”等专题。两馆每年还引进、举办多场展现境内外代表性历史文化风貌的精品临展,以满足观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安徽博物院现藏文物31万余件,特色藏品包括商周青铜器、汉代画像石、古代陶瓷器、宋元金银器、文房四宝、明清书画、徽州雕刻、古籍善本、契约文书、近现代文物及潘玉良美术作品等。古旧字画装裱修复、青铜器保护修复、碑刻保护拓片等技术力量雄厚,在漆木器保护、油画保护修复、文物预防性保护方面具备一定实力。
建馆以来,安徽博物院以文物资源为基础,陈列展览为平台,文保科研为推力,宣教服务为保障,跻身国家一级博物馆行列,获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首批公共文化设施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单位等。“徽州古建筑陈列” “皖风徽韵——安徽历史文化陈列”“明德至善 家国天下——徽州优秀传统文化展”分别荣获第七届、第十届、第十三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向往——‘我’与安徽改革开放四十年”荣获第十六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特别奖”。
如今,安徽博物院不仅是文物收藏、保护和展示场所,还在求索中形成现代博物馆功能多元化、服务人性化的发展特色:“画魂玉良”“文房雅集”“青铜古韵”等9大系列上千种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实现公众把博物馆带回家的愿望;“安徽文博讲堂”“爱上博物馆”“安博之友”等各类讲座和文化体验活动,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吸引观众多渠道深度了解博物馆文化;互联网+时代,安徽博物院“两微一端一站”让人足不出户,轻点手机和电脑,便可以浏览精彩展览和精美藏品……
让历史不再遥远,让文明变得亲近,让文化走进生活,安徽博物院正在不断创新、不断探索,在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征程中,继往开来,铿锵前行。
相关作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