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您好,欢迎来到同样

查士标
晴峦翠图

晴峦翠图

晴峦翠图 简介

查士标,字二瞻,号梅壑。安徽休宁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三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15—1698年)。清初遁迹新安山中,弃举子业,专事书画。后寓居扬州。书法得董其昌神髓,山水学倪瓒,复参以吴仲圭、董其昌二家法。晚年技亦超迈,与渐江、孙逸、汪之瑞并称“新安四家”。 此幅作于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时作者年六十一岁。

查士标 简介

  • 查士标
    清初画家,书法家,诗人

    查士标(1615年—1698年),字二瞻,号梅壑散人、懒老,新安(今安徽歙县、休宁)人,流寓江苏扬州,明末秀才,清初著名画家、书法家和诗人。家富收藏,故精鉴别,擅画山水,为海阳四家之一。与孙逸、汪之瑞、弘仁等书画家一起被称为“新安四家”。 人物简介背景 查士标专事书画,家藏甚富,鼎彝及宋、元真迹皆有,遂精鉴赏。

    特点

    他的山水画,笔墨疏简,风神嫩散,气韵荒寒,晚年画风突变,直窥元人之奥。 代表作 有《云山图》、《空山结屋图》、《秋林远岫图》、《云山烟树图》等传世。他的书法以行书、草书见长,书出米、董,上追颜真卿,颇得精要。时称米、董再生,名重天下。行笔俊逸豪放、神韵深邃。著有《种书堂遗稿》等。 人物简介 字二瞻,一号梅壑散人,懒老。安徽休宁人,明末秀才,清初著名画家,书法家和诗人。他是明诸生,入清便不应举,专心书画。家藏甚富,鼎彝及宋、元真迹皆有,遂精鉴赏,他的山水画,笔墨疏简,风神嫩散,气韵荒寒,晚年画风突变。是明末清初新安派“海阳四家”(江韬、查士标、孙逸、汪之瑞)之一。 人物生平 明末秀才,于明亡(一六四四)弃举子业,专事书、画。工诗文、书画,书法师承董其昌,风格俊逸萧散。擅山水,初师倪瓒,后参以米芾、米友仁、黄公望、吴镇、沈周、董其昌等人画法,所画笔墨纵横、粗犷豪逸,或笔法荒率、墨色浓淡干湿互用、秀润高华,或笔墨生峭劲利,画风枯寂生僻。 入清后不应举,工研书画。精鉴赏,家藏多鼎彝及宋元人真迹。书法学董其昌,纵逸处近米芾。他的闲散情怀决定了他的绘画气质亦是风神懒散、气韵高逸。他早年即服膺渐江,与渐江一样从学倪云林入手,后来他居扬州时仍然关注渐江的画作并虚心向渐江学习.山水初学倪瓒,后参用吴镇、董其昌法,笔墨疏简,空旷荒寒。查士标常常在画上自题"拟云林笔意"、"仿倪云林法"等,而他的"懒标"之号亦从倪云林"懒瓒"之称而来,可谓是风神遥接。由于查士标天性聪慧,并且在扬州多与王翚、恽南田、笪重光(1623—1692)、孔尚任(1648—1718)、石涛等当时画坛和文坛名流结交,相互切磋,转益多师,因此查士标绘画的风格也是多样的,面貌不一。 他特别敬服董其昌。亦善诗文,著有《书神堂诗》遗世。其绘画以山水见长,取材广泛,并旁及枯木、竹石等,主要有两种艺术风格。一种属于笔墨纵横、粗放豪逸一路,多以水墨云山为题材,师法米氏父子的云山烟树,笔法荒率,渲染兼用枯淡墨色,融合了董其昌秀润高华的墨法,粗豪中显出爽朗之致。另一种笔墨尖峭,风格枯寂生涩,以仿倪瓒山水为主。还有一些作品,因仿不同古人而呈不同面貌。前人评其绘画缺乏遒浑的气魄,亦乏创新精神。 查士标是散漫而有名士气质的诗人,他草草几笔,画了一河两岸,士子携琴归来。近岸竹篱茅舍,远岸山水云树,烟霭渺渺。《携琴归来图》一如查士标往日画风,笔墨散、构图散,感情却如行云流水,在水墨中弥漫,在水墨中眷恋,又在水墨中消失。一唱三叹,最后“像水消失在水中”(博尔赫斯语),这是查士标的境界。画的结构追仿云林风格,但淋漓纵横,笔墨风华仍出于米芾。倪云林的画枯淡静柔,查士标用笔疏散淹润。 查士标常常是白天睡觉,晚上作画,他自号“懒标”、“散人”,“不求闻达,一室之外,山水而已。”(曾灿序查士标《种书堂遗稿》)他在明亡后避地新安山中,后半生浪迹四处。米芾常游镇江金山、焦山、北固云水,查士标与王石谷、笪重光、恽南田在此地盘桓了三四年。查后来寓居扬州待鹤楼,《广陵诗事》记载当时 风光:“户户杯盘江千里,家家画轴查二瞻。”查士标73岁还在扬州与孔尚任、龚贤、石涛等参加过春江诗社。晚年画益超迈,直窥元人之奥。宋漫堂(荦)不轻许人,独以得其狮子林画册为快。,凡应酬临池挥洒,必於深夜,不以为苦。八十馀尚童颜。卒年八十四,著有《种书堂遗稿》等。艺术特色 专事书画,家多鼎彝,及宋元人真迹,遂精鉴别。画初学倪高士,后春梅华道人、董文敏笔法。用笔不多,惜墨如金,风神飘散,气韵荒寒,逸品也。与同里孙逸、汪之瑞、僧弘仁合称四大家。晚年画益超迈,直窥元人之奥。朱漫堂不轻许可人,独以得其狮子林画册为快。说者谓其晓起最迟,凡应酬,临池挥洒,必于深夜,不以为苦,八十余,尚童颜。商丘宋漫堂牵为之立传,并序行其诗。书法襄阳,极似董文敏。艺舟双揖评其行书为佳品上。 查士标《壬子初冬作》纸本长卷金陵天渡楼收藏查士标《江南雨》纸本镜片金陵天渡楼收藏 代表作品《春风江南》 纸本,立轴,纵132厘米,横64厘米。 构图疏密分明,有层次。用笔以直勾方折线条为主,树石虽意旷笔疏却刻画精微,形似倪云林,但内涵有所区别,后人评价查士标的画“风神闲散、气韵荒寒”。形成清劲明爽、笔墨简疏的风格。如果说倪瓒的画高逸、舒秀,那梅壑散人的笔墨之间的确流露着潇散儒雅、闲懒荒寒的气韵,独具自家风貌,是查士标典型代表作。 《水云楼图》 卷清纸本墨笔,纵25.2、横26.3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系作者应同里友人汪次朗之邀,画汪的居所水云居一带的胜景。笔法简括,构图清远,为作者山水画代表作。卷尾自跋十九行后款康熙丁未修禊后三日,同里友人査士标并识。钤二瞻、査士标二方印。又钤吴兴庞氏珍藏等鉴藏印多方。按丁未为康熙六年,公元一六六七年,作者时年五十三岁。 《寒江木落》 水墨纸本立轴 创作年代:1673年作 款识:寒江木落水无波,四面云峦入坐多。浪笑倪家丘壑趣,欲檠淡墨画维摩。癸丑十月,士标作於待雁楼。 钤印:世标私印(白文)、查二瞻(朱文)、醉翁之意不在酒(白文) 题跋:查二瞻生於明万历四十三年乙卯,此轴作於清康熙十年癸丑年,八十四岁阔华远不得谓其芊也。甲申春,徐邦达观记。 《秋山红叶图》 扇画,作于“戊寅中秋前三日”1638年(崇祯十一年)的《秋山红叶图》(纸本设色,因画年久,今色已败。) 作品展 《溪亭独眺图》 藏品信息: 立轴,纸本,纵131厘米,横37厘米,天津博物馆藏。 作品赏析: 画面近坡高树数株,中间为水面、石滩,远山安排在画面的最顶端,采用倪云林作品中典型的构图模式完成画面。山水景色荒寒,笔意疏简,书法学董其昌。画面上自题“溪亭独眺。时乙卯桂月写于待雁楼,查士标。”时在清康熙十四年(1675),作者时年61岁。钤白文方印“士标之印”,朱文方印“二瞻”,迎首钤朱文长方印“梅壑”。

  • 安徽博物院 简介

    安徽省博物馆成立于1956年11 月14日,2010年12月28日更名为安徽博物院。

    1958年9月17日,毛泽东同志视察安徽省博物馆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一个省的主要城市,都应该有这样的博物馆,人民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的力量是一件很要紧的事。这一讲话,既是对安徽省博物馆和安徽文物工作的肯定,也为新中国博物馆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李先念、叶剑英、彭德怀、陈毅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馆视察,陈毅同志题写了馆名。

    安徽博物院现为一院两馆运行模式。老馆位于合肥市安庆路268号,展陈大楼为仿苏式建筑,2013年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常设展览有“安徽革命史陈列”“安徽古生物陈列”“安徽好人馆”等。新馆位于合肥市怀宁路87号,建筑造型体现了五方相连、四水归堂的徽派建筑风格,2011年9月29日建成并对外开放,常设展览有“安徽文明史陈列”以及“徽州古建筑”“安徽文房四宝” “江淮撷珍”“欧豪年美术馆”等专题。两馆每年还引进、举办多场展现境内外代表性历史文化风貌的精品临展,以满足观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安徽博物院现藏文物31万余件,特色藏品包括商周青铜器、汉代画像石、古代陶瓷器、宋元金银器、文房四宝、明清书画、徽州雕刻、古籍善本、契约文书、近现代文物及潘玉良美术作品等。古旧字画装裱修复、青铜器保护修复、碑刻保护拓片等技术力量雄厚,在漆木器保护、油画保护修复、文物预防性保护方面具备一定实力。

    建馆以来,安徽博物院以文物资源为基础,陈列展览为平台,文保科研为推力,宣教服务为保障,跻身国家一级博物馆行列,获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首批公共文化设施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单位等。“徽州古建筑陈列” “皖风徽韵——安徽历史文化陈列”“明德至善 家国天下——徽州优秀传统文化展”分别荣获第七届、第十届、第十三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向往——‘我’与安徽改革开放四十年”荣获第十六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特别奖”。

    如今,安徽博物院不仅是文物收藏、保护和展示场所,还在求索中形成现代博物馆功能多元化、服务人性化的发展特色:“画魂玉良”“文房雅集”“青铜古韵”等9大系列上千种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实现公众把博物馆带回家的愿望;“安徽文博讲堂”“爱上博物馆”“安博之友”等各类讲座和文化体验活动,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吸引观众多渠道深度了解博物馆文化;互联网+时代,安徽博物院“两微一端一站”让人足不出户,轻点手机和电脑,便可以浏览精彩展览和精美藏品……

    让历史不再遥远,让文明变得亲近,让文化走进生活,安徽博物院正在不断创新、不断探索,在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征程中,继往开来,铿锵前行。

    展开

    相关作品推荐

    艺术名人馆

    • 书法
    • 油画
    • 国画
    首次使用需要【激活码】激活账号
    该企业微信为自动发码
    扫码免费自动获取激活码
    今日剩余2次/共3次
    扫码下载App,免费提升每日下载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