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您好,欢迎来到同样

喻红
青春年少

青春年少

  • 作者
  • 收藏者
    深圳何香凝美术馆
  • 分类
    油画
  • 创作年代

青春年少 简介

喻红(1966-),出生于中国西安。1980年代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油画,1996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1988年至今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2002年8月8日-9月10日,何香凝美术馆与中央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目击成长—喻红个人作品展”。导演王小帅携《冬春的日子》(喻红、刘小东主演)、《十七岁的单车》两部电影出席开幕式并放映。8月9日,我馆举办题为“绘画、电影与文学叙事”的公众讨论会,策展人之一皮力主持,王小帅、喻红、刘小东和来自国际、国内的数十位学者、专家与会。在这个以自己从童年到现在的照片为素材的系列中,她将自己的成长历史作为观照的对象,坦诚地展示了个人与家庭的生活变迁。其中,有许多足以唤起我们产生共鸣的故事和情感的属性。

喻红 简介

  • 喻红,1966年生,北京人。1980年进入中央美院附中,1988年毕业於中央美院。1994年研读硕士。现任教於中央美院油画系。1990年在北京举办个人画展,1991年参加“新生代艺术展”,1993年参加“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1994年在纽约举办“喻红、刘小东近作展”,1997年参加“第47届威尼斯双年展”,1998年参加成都“上河美术馆首届收藏展”,2000年参加成都“转世时代—2000中国当代艺术展”。作品还参加“第一届全国油画展”、“第七届全国美展”、“首届人体油画大展”、“八位女画家作品展”等。作品多为海内外私人收藏家收藏。YuHong(1966-)BorninBeijing.Attheageof14,sheenteredtheaffiliatedschoolofCentralAcademyofFineArtsandthentheOilPaintingDepartmentofCentralAcademyofFineArts,andjoinedthefacultyaftergraduation.Herworkshaveparticipatedinmanyimportantexhibitions,suchastheFirstNationalOilPaintingExhibitionin1988;SeventhNationalExhibitionofFineArtin1988;OilPaintingofNudesExhibitionintheNationArtMuseumofBeijingandinShanghai1989.In1989,her"SelfPortrait"wasexhibitedattheMonteCarloInternationalExhibitionofFineArts.SoloExhibition:2006"YuHong"LoftGallery,Paris,France.2003"AWoman'sLife-theartofYuHong"HalseyGallery,CollegeofCharleston,U.S.A."AWoman'sLife-theartofYuHong"GoedhuisContemporary,NewYork,U.S.A."WitnesstoGrowth"MuseumofHubeiAcademyofFineArt,WuHan,China2002"WitnesstoGrowth"TheEastModernArtCenter,Beijing,China."WitnesstoGrowth"HeXiangningArtMuseum,Shenzhen,China.1990"YuHong'sPainting"GalleryofCentralInstituteofFineArts,Beijing,China.GroupExhibition:2005"TheWall-ReshapingContemporaryChineseArt"MillenniumArtMuseum,Beijing."ContemporaryChineseArt"TomayoArtMuseum,Mexico,Mexico."SharjahBiennial7.SharjahUnitedArabEmirates.2004DreamingoftheDragon'sNation-ContemporaryArtExhibitionfromChina".IrishMuseumofModernArt,Irish."2004ShanghaiBiennale:TechniquesoftheVisible"ShanghaiChina.2003"1thBeijingBiennialArtExhibition"ChinaArtMuseum,Beijing,China.2002"ADecadeofExperimentalChineseArt-GuanzhouTriennial".GuanzhouArtMuseum,Guangzhou,China."Beijing-Paris"PierreCardinArtCenter,Paris,France.2001"LivinginTime"NationalGalleryinHamburgerBahnhofMuseum,Berlin,Germany."ChinaArtNow"SingaporeArtMuseum,Singapore.2000"ChinaArtinthe20thCentury"ChinaArtMuseum,ShanghaiArtMuseum,China.1999"Transience-ChineseExperimentalArtattheEndoftheTwentiethCentury".TheDvaidandAlfredSmartMuseumofArt,Chicago,USA.1997"47thInternationalArtExhibition"Venice,Italy."ThePortraitofChineseOilPaintingintheLast100Years".ChinaArtMuseum,Beijing,China.1994"BetweenEastandWest:TransformationofChineseArtintheLast20thCentury".TheDiscoverMuseum,USA.1993"45thInternationalArtExhibition"Venice,Italy."ChineseAvant-garde"HausDerKulturenDerWelt,Berlin,Germany,1991"TheNewGenerationArtExhibition"ChinaHistoryMuseum,Beijing.China.1990"TheWorldofWomanArtists".MuseumoftheCentralInstituteofFineArts,Beijing,China.(Lot270)

  • 深圳何香凝美术馆 简介

    何香凝美术馆是中国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国家级美术馆,也是继中国美术馆之后的第二个国家现代博物馆。

    何香凝美术馆以收藏、陈列、研究何香凝书画作品为主,亦将关注相关的美术家并对美术史料加以整理、保存,并组织海内外高品位的美术展览与精品典藏,通过对现代美术的学术研究及美术教育的推广等,弘扬中华文化传统,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及我国美术界与海外的文化艺术交流。


    1995年5月13日何香凝美术馆经中央批准在深圳兴建;1996年3月1日动工;1997年4月建成,1997年4月18日建成开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题写馆名。

    美术馆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主体采用灰、白两色调,典雅庄重。建筑风格素朴大方,于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中体现着现代感,更体现着何香凝先生一生的品格。其建筑设计力求体现何香凝女士一生的品格和庄重、实效、适度的原则。

    宽广的广场,与中国民俗文化村西门入口相连接,是人与人交流、活动的生活化空间,也成为该建筑的前奏曲。通过十几个宽大的花岗岩台阶和二十余米长的人行天桥,将参观者一步步引入了馆内。整个建筑采用灰、白两色调,典雅、庄重;外观凹进的墙面与凸出的玻璃盒子形成强烈的对比,长长的狐形墙面上开出长方形的洞口,墙后数十株竿青翠竹随风摇曳。


    主展厅之前是一个四合院式的中庭设计,中庭的南北中轴线与人行天桥和主展厅的中轴线相吻合,使该院成为重要的过度空间。中庭三面采用大面积的木棂窗门,摒弃了繁琐的装饰,在简洁、朴素、具有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中散发出现代感。

    室内设计充分借用外环境的优美景致,当参观者欣赏二楼的展品后,拾阶而上三楼,楼梯的正前方,通透的大玻璃将民俗村的石林借进来,宛若一幅活的山水画。

    “天井”中庭,不仅洋溢着东方庭院的逸趣,且使室内、室外互相呼应,从而丰富了参观者的视觉效果。公共大厅等处的屋顶使用了玻璃天棚。在天棚下,游人可见蓝天、白云,通过阳光的照射,建筑映照在地面和墙体上产生的光影,增添了室内空间的趣味性。


    美术馆建筑共三层,设有主展厅、副展厅、多功能报告厅、公教活动区、咖啡厅书吧、藏品库、文献库、图书馆、裱画室、办公室、会议室等设施。

    它是中国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国家级美术馆,也是继中国美术馆之后的第二个国家现代博物馆。它坐落在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深圳,毗邻驰名中外的三大文化旅游景区“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和民俗文化村西门入口紧相连。


    何香凝美术馆以收藏、陈列和研究何香凝先生的艺术创作及艺术文献资料为基本宗旨,亦将关注相关的美术家并对美术史料加以整理、保存,并组织海内外高品位的美术展览与精品典藏,并以策划、展示、收藏、研究优秀的传统艺术、海外华人艺术、女性艺术,整理和保存相关的艺术史文献资料等作为主要学术工作;注重交流、介绍和推广中外当代艺术;通过对现代美术的学术研究及美术教育的推广等,弘扬中华文化传统,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及我国美术界与海外的文化艺术交流。


    为艺术家和艺术观众、鉴赏家、收藏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与华侨城文化旅游景区一流环境相融合。以舒适、典雅的环境氛围,鼓励人们问津艺术、座谈作品、聆听讲座、参与创作;注重艺术家个人的艺术表达,搭建海内外美术界与广大观众之间的桥梁,使艺术家、艺术作品和艺术欣赏者之间融为一体,从真正意义上推动中国美术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何香凝美术馆以何香凝艺术作品的收藏、研究、展示为基本学术工作,拥有国内外现存数量最多和最重要的何香凝艺术作品,集中了艺术家长达六十多年创作生涯中的代表性作品及相关文献。既是何香凝艺术创作的完整体现,也是研究何香凝及相关艺术家的重要资料。

    建馆以来,何香凝美术馆作为着力推广和传播何香凝艺术和当代艺术的公共艺术机构,创立了“何香凝艺术陈列”“何香凝艺术精品展”(巡展)“深圳国际当代雕塑展”“何香凝美术馆学术论坛”“何香凝美术馆人文之声学术讲座”“全国美术院校油画专业应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两岸四地艺术交流计划”“海外华人邀请展”等核心学术品牌。于2005年创立了以整合海内外当代艺术资源,推动中国当代艺术与国际接轨的“OCT当代艺术中心”。

    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何香凝美术馆已在中国艺术界、学术界和社会上获得了广泛的声誉,建立了当代性、学术性兼具的知识型美术馆的形象,并在国内外产生较好的影响力。作为中央统战部的直属单位,未来工作重心应紧扣时代脉搏,聚焦艺术行业发展,借力深圳先行示范区的区位优势,持续推动美术馆事业的发展。


    何香凝(1878.6.27-1972.9.1)女,原名瑞谏,又名谏,广东南海(今广州市芳村区)人。1897年与廖仲恺结婚。1903年夏东渡日本求学。9月与廖一起结识并多次拜访孙中山,决心献身民主革命,并受孙中山之托积极在留学生中进行活动。1908年8月经孙和黎仲实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此后数年,在东京目白女子大学及本乡女子美术学校学习,同时承担收发孙函件等后勤工作,并为孙领导的起义设计绘制过军旗等图案。其在东京寓所成为孙及同盟会骨干会员经常聚会的地方。

    展开

    相关作品推荐

    艺术名人馆

    • 书法
    • 油画
    • 国画
    首次使用需要【激活码】激活账号
    该企业微信为自动发码
    扫码免费自动获取激活码
    今日剩余2次/共3次
    扫码下载App,免费提升每日下载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