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画馆
陶瓷馆
热搜榜
搜全站
下载App
登录
退出登录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验证码错误或已过期
登录
您好,欢迎来到同样
获取验证码
验证码错误或已过期
用户已注册
注册
注册代表同意
《用户协议》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获取验证码
验证码错误或已过期
登录
新用户登陆即注册账号,登录即代表同意
《用户协议》
账号或密码错误
登录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姚华
《张子野词》手抄批校稿本
首页
艺术名人馆
姚华
《张子野词》手抄批校稿本
《张子野词》手抄批校稿本
作者
姚华
分类
信札
创作年代
未知
《张子野词》手抄批校稿本 简介
此稿是姚华手抄批校本《张子野词》。《张之野词及补遗》四卷,宋张先撰,二册、凡七十一叶,半叶八行十八字,小字双行同,白口,无鱼尾,四周单边。以“钩深堂笺”乌丝栏稿纸工楷精抄。卷首题“张子野词”、版心有“张子野词”及卷次、词牌名、页码。书眉有朱色评语,行楷小字,每行约17字左右,亦夹黑色及墨绿色评语。文内夹朱色圈点。封面题“张子野词二卷、靖宪先生手抄本,姚氏子孙永宝藏之鋈记”,钤“天沃所藏”(白文)。扉页题“鲍抄宋菉斐轩本张子野词二卷,知不足斋辑本补遗二卷”款署丁卯正月二十抄、戊辰正月十七日署、莲花盦”。姚华也是清末民初著名藏书家、其藏书大多有其批校、手自抄书亦夥。除《张子野词》外,姚华的批校本还有《筠清馆金石文字》五卷,清道光二十二年吴氏筠清馆刻本:《吴正传先生文集二十卷附录一卷,明蓝格抄本:《万首唐人绝句选》、钩深堂抄本:《南雷文隽》,钩深堂抄本:《节孝先生文集》,旧抄本:《上谕奏折》,钩深堂抄本:《寿亲养老书》,钩深堂抄本,等等。
姚华 简介
姚华
民国著名篆刻家、藏书家,近代刻铜三大家之一
姚华(1876-1930),字一鄂,号重光,一号茫父,别号莲花庵主。贵州贵筑(今贵阳)人,姚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举人,三十年(1904年)进士,授工部虞衡司主事。戊戌变法时东渡日本,就读于法政大学。归国后改任邮传部船政司主事兼邮政司科长。入民国后,任贵州省参议院议员,后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
人物简介
姚华(1876-1930),时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参议院议员、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姚华与陈寅生、张樾丞三人后世誉之为“近代刻铜三大家”,清宣统帝溥仪之“宣统之宝”、“宣统御览之宝”、“宣统御笔”、梁启超之“龙飞虎卧”等印玺皆出张樾丞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印及周恩来总理印章也系张樾丞刻制,素有“刻铜圣手”之美誉。
清光绪二年(1876年),姚华出生于贵州贵筑(今贵阳),字重光,号茫父。
清光绪廿三年(1897年),举人,越五年,应聘于兴义笔山书院,主讲《佩文韵注》。戊戌变法时东渡日本,就读于政法大学,光绪卅年(1904年)甲辰科三甲九名进士,任工部虞衡司主事。后又改任邮船部船政司主事兼邮政司科长,居宣武门外莲花寺。
民国元年(1912年),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参议院议员,翌年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后因军阀混战、政局紊乱遂隐居破寺中,以出售自己诗词书画和颖拓为生。姚华学问渊博,精文字学、音韵学、戏曲理论。最是其在文学领域的修养,当时人才济济的画坛无出其右者。由于在戏曲方面的广深学识,使得他在梨园诸名流中极受崇礼。王瑶卿、梅兰芳、程砚秋等人都是莲花庵常客,尊姚为师。
民国十三年(1924年),姚华在北京樱桃斜街贵州会馆举办画会时,数百人前往捧场,正在京城访问的印度诗人泰戈尔也欣然参加并即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姚华科甲出身,满腹经纶,尤长于填词写曲,现存姚华词291首,曲86首,代表作有《弗堂词》《庚午春辞》《绮曲》等。书画方面,擅长山水花卉和题跋,隶、篆、行、草无不精道。所绘牡丹佳品——姚黄,艳丽多姿、生意盎然,名震一时,甚至连他本人也被戏称为“黄牡丹”。其民国七年(1918年)所绘《浅绛山水图》被收入《近百年名画家选集》,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作品。
民国十五年(1926年),姚华患脑溢血,愈后左臂致残,但仍坚持写字绘画,著书立说,为艺术殚精竭虑,他以进士身份参与工艺品的制作,这在中国近代史上绝无仅有。
民国十九年(1930年)6月4日,54岁的旷世奇才姚华因病去世,葬北京西直门外灶君庙姚山。遗著有《弗堂类稿》31卷、《莲花庵书画集》、《贵阳姚华茫父颖拓》和《金石系》、《黔语》等多部。
艺术成就
姚华书画作品
清末民初最负盛名的墨盒制作大家当推陈寅生、姚华、张樾丞三人,后世誉之为“近代刻铜三大家”,其中应奉陈寅生为前辈泰斗。陈寅生,字麟炳,秀才出身,清末在北京琉璃厂开设“万礼斋”(后改为“万丰号”),专做文房用具的营生。墨盒刻铜乃他首创,前无古人,后无超越者,有一代刻铜宗师之称,其技法及风格影响了后来的姚华与张樾丞,以致姚、张二人将刻铜墨盒的制作流程推置到了艺术创作的高妙境界。这从一件民国早期的“茫父”款铜墨盒上即能得到具体印证和充分反映。该墨盒白铜材质,圆形,直径7.5厘米,主题为篆书刻铜,文字布局合理、疏密相间,灵动不呆滞,大气无俗味。阳刻“率真”、阴刻“台中日月长”“自在”“名高”等词句。刀法老练、线条流畅、圆润秀丽、美观大方,掌中把玩之什件,蕴含无穷风雅内涵。左下方署名处刻“茫父”字号。
据说署“姚华”名号之墨盒,乃属姚华个人作品;凡“茫父”款墨盒,盖系姚华供稿,由张樾丞(一作“张樾臣”)刻制。张樾丞(1883—1961),名福荫,河北河县人,学徒出身,14岁进京在琉璃厂“益元斋”求艺,清宣统二年(1910年)于“明远阁”专事刻铜,首创在墨盒上刻汉印,是琉璃厂的传奇人物。民国六年(1917年)起,在琉璃厂开办遐迩闻名的“同古堂”。张樾丞娴治印,清宣统帝溥仪之“宣统之宝”“宣统御览之宝”“宣统御笔”、梁启超之“龙飞虎卧”等印玺皆出其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印及周恩来总理印章也系张樾丞刻制,素有“刻铜圣手”之美誉。由此看来,上述“茫父”款圆形铜墨盒当属姚华与张樾丞合作完成的一件作品。其用笔结字、风格神韵无不昭示着作者登峰造极、炉火纯青的艺术造诣,极具代表性,弥足珍贵。细考上下款便可发现,这方完成于民国早年的作品应该一直陈列于张樾丞的同古堂,及至民国念(“念”通“廿”)六年(1937年)始被名为陈舜德的人购得,作为持赠礼物转送他人后才得以流传于民间。而彼时,该墨盒的第一作者姚华已去世好几年了。半个多世纪后的1995年夏天,好古嗜文的家祖效文公于陕西省岐山县城一收购站内遴检文物时,意外发现了这件精美的艺术品,从而使其有了重见天日的机缘。
藏书故实
在京师居住时,和藏书家伦明为邻居,又和孙殿起为好友,对金石、书画、古籍多有收藏,但不通古籍版本之学。藏书楼名为“专墨馆”,环屋皆书,整洁高雅,藏有宋椠本《汉隽》、《周易注疏》和明刻附图传奇多种。藏书印有“姚华私印”、“姚茫残臂”、“老茫父长生安乐”、“老茫”等。著《小学问答》、《说文三例表》、《黔语》、《莲花庵书画集》、《书适》、《五言飞鸟集》、《金石系》、《黔语》、《古盲词》、《弗堂类稿》等。
姚华山水册页
相关作品推荐
致陈继儒二札
高清
信札
董其昌
艺术名人馆
时代:
当代
近现代
清
明
元
宋
辽、金
隋唐五代
南北朝
魏晋
汉
秦
排序:
热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苏轼
马远
赵佶
范宽
李公麟
黄庭坚
米芾
张择端
李唐
郭熙
夏圭
梁楷
刘松年
李嵩
马麟
佚名(宋)
李成
赵伯驹
林椿
李迪
法常(牧溪)
崔白
赵伯骕
赵构
陈居中
欧阳修
苏汉臣
赵孟坚
马和之
陈容
全部>>
书法
油画
国画
三希堂法帖
快雪时晴帖
中秋帖
伯远帖
兰亭序
仲尼梦奠帖
祭侄文稿
自叙帖
黄州寒食帖
蜀素帖
草书千字文
前后赤壁赋
草书诗帖
张迁碑
曹全碑
石门颂
冠军帖
荐季直表
急就章
出师颂
平复帖
兰亭序
黄庭经
姨母帖
鸭头丸帖
新月帖
爨龙颜碑
真草千字文
九成宫醴泉铭
孔子庙堂碑
桌球
蒙娜丽莎
拿破仑穿过阿尔卑斯山
不相称的婚姻
大宫女
盲女
雅典学院
珍珠女郎
肯特海难
希什金肖像
后宫露台
画家与女儿像
穿蓝装的小孩
自由引导人民
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
吹肥皂泡的少年
戴安娜的休息
恐怖的伊凡和他的儿子
近卫军临刑的早晨
土耳其浴室
马拉之死
拾穗者
玛丽皇后在马赛港登陆
红磨坊的舞会
拍卖奴隶
蒙马特大街冬天的早晨
日出·印象
三王来拜
垛草
包厢
晚钟
清明上河图
富春山居图
千里江山图
韩熙载夜宴图
洛神赋图
五牛图
捣练图
簪花仕女图
步辇图
唐人宫乐图
虢国夫人游春图
挥扇仕女图
汉宫春晓图
山雨欲来图
溪山行旅图
桃花源图
潇湘图
富春山图
雪景寒林图
溪山清远图
山水清音图
蓬莱仙境图
窠石平远图
游春图
江帆楼阁图
明皇幸蜀图
雪景山水图
关山行旅图
山溪待渡图
秋山晚翠图
夏景山口待渡图
首次使用需要【激活码】激活账号
激活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激活
该企业微信为自动发码
扫码免费自动获取激活码
今日剩余2次/共3次
扫码下载App,免费提升每日下载次数
了解同样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