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禅榻味。瘦竹古梅居。晖山大兄正。西村世宜。 (台北故宫)
吕世宜(1784-1855),字可合,号西村,泉州金门人,道光二年(1822)举人,因周凯(活动于十九世纪前半)推荐,应聘板桥林家,协助收集金石书画,所购得之书籍及金石拓本,立下台湾金石学基础。
此幅行书内容为「茶香禅榻味,瘦竹古梅居。」古拙中带逸气的书风,别有韵致,对于台湾清领末叶和日治时期书坛具重要影响。
林诚道先生捐赠于民国91年。
行书五言联
行书五言联 简介
茶香禅榻味。瘦竹古梅居。晖山大兄正。西村世宜。 (台北故宫)
吕世宜(1784-1855),字可合,号西村,泉州金门人,道光二年(1822)举人,因周凯(活动于十九世纪前半)推荐,应聘板桥林家,协助收集金石书画,所购得之书籍及金石拓本,立下台湾金石学基础。
此幅行书内容为「茶香禅榻味,瘦竹古梅居。」古拙中带逸气的书风,别有韵致,对于台湾清领末叶和日治时期书坛具重要影响。
林诚道先生捐赠于民国91年。
吕世宜 简介
吕世宜(1784年-1855年),字可合,晚年号不翁,祖籍清代马巷厅金门西村,故又号西村。 吕世宜(1784年-1855年),字可合,晚年号不翁,祖籍清代马巷厅金门西村,故又号西村。父亲吕仲诰早年随祖父移居厦门,后又返回金门暂住,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吕世宜出生于金门。幼年时期,随祖父、父亲移居厦门,嘉庆十三年(1808年)中秀才、道光二年(1822)中举人,博学多闻,研究涉猎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书法及金石。道光二年(1822)举人,执教厦门玉屏书院,帮助周凯主编《厦门志》、《金门志》,道光十七年(1837)被聘为台湾淡水富豪林国华兄弟的老师,林氏建板桥别墅,亭园聊额,多出其手。吕世宜是清代闽台两地著名的书法家、有“台湾金石学宗师”之称,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厦门,晚年在厦门病逝。《台湾通史》、《金门志》等史料均记载,其墓葬在厦门大厝山,但始终未被发现,直至2006年底,厦门书法爱好者张文杰在云顶岩晨练时的不经意发现,才将谜团解开。 吕世宜著有《爱吾庐笔记》、《爱吾庐文钞》、《古今文字通释》,留下的大量篆隶作品。
相关作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