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您好,欢迎来到同样

黄鼎
阳逻山色图轴

首页 艺术名人馆 黄鼎 阳逻山色图轴

阳逻山色图轴

阳逻山色图轴 简介

纸本墨笔,黄鼎(1660-1730),字尊古,号闲圃,又号独往客、净垢老人等江苏常熟人,善画山水,以临摹古人入手,尤其善长元代画家王蒙的笔法,后来学王原祁,画风变化很大。重视游历和写生,笔墨苍劲,是“娄东画派”中的佼佼者。黄鼎一生非常重视游历和写生,曾多次在长江沿岸游历、写生。此图便是对康熙戊子(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其 49 岁时春游潇湘(今湖南),船行经过阳逻(今湖北省武汉市东部)所见之景的追忆之作。作品构图饱满,“ 高远法”“平远法”兼而有之,空间感强。用笔质实,干笔皴擦,淡墨渴染,颇有元代画家王蒙郁然深秀之感。画面融和厚重古意盎然。款识:“戊子闰三月来游潇湘,舟过阳逻,见有怪石危坡,登眺街杯,兴殊最高,今坐雨梦砚轩,追忆阳逻之兴作此。黄鼎。”“黄鼎之印”白文方印、“ 尊古”朱文方印,迎首前钤盖“闲圃”朱文椭圆形印。

黄鼎 简介

  • 黄鼎
    清代画家

    黄鼎(1660-1730)字尊古,号旷亭、闲圃、独往客,晚号净垢老人。江苏常熟人。善山水画,临摹古画,咄咄逼真,尤以摹王蒙见长。后学王原祁,一变其蹊径。笔墨苍劲、画品超逸。 黄鼎早年师从丘园,后习王麓台笔,深得乾隆赏识的张宗苍亦出自黄鼎门下。朵云轩旧藏张宗苍于壬子(1732)年亦作有《万木奇峰图》,可见师法有自。 清初的画家中,以“四王”为代表的正统画派,笼罩朝野,临摹古画成风,声势之大,乃至“家家大痴,人人一峰”。一时虽有“小四王”、“后四王”等出现,但全然是千人一面,徒有衣冠而乏其神采。以致将这些秉承“四王”家传的后学们讥为正统派的末流,是形式主义的代表,是封建末世文人士大夫绘画的衰落征兆。但情况并不全都如此。师承正统嫡嗣、入仕清廷、主持编辑《佩文斋书画谱》、主持绘制《万寿盛典图》、官至户部左侍郎、翰林院掌院学士——师法王原祁的黄鼎,就是个例外。 黄鼎向王原祁学习元人画法,尤其对黄公望研习较深。在打下良好的绘画基础之后,转师王石谷,广临宋元,将南北宗各家汇集、变化,并且走出大门,面向自然,加强丰富传统的素养。人们说他:“生平好游览,杖履所到,凡诡奇殊异之状,一一寄之于画”。“王翚看尽古今名画,下笔有成法,黄鼎看尽九州山水,下笔有生机。其实黄鼎在游历名山大川的同时不仅只是搜集写生,而且开阔胸襟,增长见识,以至交结朋友,切磋技艺。当时他曾客吏部尚书宋汉的府第。宋工诗文与王士祯齐名,精鉴赏富收藏,画家名流之迹,“悉罗致于家”,擅水墨兰竹,并“极超妙”。在他这里,黄鼎于许多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当时被乾隆称为“老名士”的沈德潜曾说:当代以画出名的有五个人,他们是恽寿平、吴历、王原祁、王翚和黄鼎。王原祁有官职,出名容易。而其他人就比较难。但恽寿平、吴历和王翚都得到官方的推介和宣扬,比黄鼎又容易一些,最难的则是黄鼎了。言外之意黄鼎的名声,全凭他的画艺之高,并“非是藉秋风”的。沈德潜将他与二王吴、恽并论,其名不谓不重。

  • 相关作品推荐

    艺术名人馆

    • 书法
    • 油画
    • 国画
    首次使用需要【激活码】激活账号
    该企业微信为自动发码
    扫码免费自动获取激活码
    今日剩余2次/共3次
    扫码下载App,免费提升每日下载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