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回放 l “扬州八怪” 与扬州三百年绘画特展(中)
发布时间:2021-10-21
浏览:7551

展览时间:7.14-10.10展览地点:何香凝美术馆乾隆时期,得益于徽商的赞助,“扬州八怪”异军突起,以朴拙、谐俗、新奇的风格开创了具有风格学意义的大写意画风。文人画不再囿于“人品关乎气韵”的体系,无论题材、笔墨,还是风格,突破一元的审美格局,崇尚个性,彰显自由。六朝风流由此成为理想,“扬州八怪”奇闻轶事的传播,更成为其艺术“声誉”不可或缺的妙笔。此次展览分为“闲淡与激宕”、“工稳与精巧”、“奇异与纵逸”、“恬静与温雅”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 闲淡与激宕:以查士标、石涛为代表的遗民画风十七世纪晚期的扬州借助水运、盐业,经济从清初兵燹中逐步复苏,发展为江南的富庶。昔日,寓居扬州的遗民、布衣以“芜城”为意象,追忆的热闹繁华不再是虚构的海市蜃楼。扬州也再次成为了文化精英竞逐的舞台。他们以文会友,或甘为遗民创作怀旧诗文,或出仕清廷继续践行治国平天下之理念,毅然以自身的形象参与扬州文化的重建。文艺思想层面,则以起于明末并于后来流行于文人士大夫之间的个性张扬与自我意识为主导的潮流。其中的遗民画家趋向于一条明智有效的选择之路,即从出于道德热情而狂热到因理性审视而冷漠,从极端的义愤到责任的承担再到汉文化的重建。当时,扬州的遗民画家不乏,如唐志契、唐志尹、宗灏、朱珏、桑豸等本籍画家,更有松江程邃、休宁査士标、遂宁吕潜、昆山龚贤、旧王孙石涛等外地流寓的名家。他们以峭拔孤傲的人格力量和闲淡激宕的艺术风格,或表达思想,或寄托情感,直接展现着动人的风采,满足着徽商们对于野逸时尚的文人画作品的渴求。
第二单元 工稳与精巧:以顾符稹、李寅、袁江为代表的职业画风正当石涛驰骋艺术市场、日益满足徽商及士绅的文人画需求之时,扬州活跃着一批以工稳精巧见长的职业画家群体。他们年龄或与石涛相仿,或是石涛的晚辈,出生本地,以顾符稹、禹之鼎、李寅、王云、萧晨、袁江、颜峄、袁耀等人最为突出。禹之鼎摹古,无一不逼真,山水、花鸟、人物皆善,而画史中尤其以人物享誉,其成就与曾鲸、谢彬等伯仲之间,因其京城的名重,以至于“一时都下名公通人描画殆遍”(吴伟业、王原祁、王士祯、宋荦、纳兰性德等)。顾符稹、李寅、袁江、袁耀等,则接续唐宋以来,如郭忠恕、刘松年、仇英等的“界画”创作,描绘有关古典时代名人的山水人物画、人物故实画,以山水仙境、台阁宫观的胜景赢得晋商、徽商的喜爱。他们师法宋人传统,或白描、或重彩富丽,一方面追求人文特性,另一方面惯于表现精湛的技巧意识,用笔严谨工稳,构图颇有气势,营造出极强的装饰趣味,适宜厅堂悬挂,呈现出扬州商业经济形成的审美、趣味、时尚,也展示出不同取向的艺术市场。
第三单元 奇异与纵逸:以扬州八怪为代表的文人画风“扬州盐务,竞尚奢丽”,奢侈的攀比往往是文化艺术繁荣的直接动因。乾隆时期,盐商与盐运使官对扬州社会的主宰达到顶峰,他们嗜好风雅,乐于赞助文艺,由此园林馆舍林立,学术、文学、艺术极速生长,构成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景象,为这座城市的生活注入了非同寻常的生命力。“贾而好儒”的徽商世家喜欢收藏书画,也尚奇好异,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艺术品味。作为“竞尚”项目之一的书画因此迅速商品化,并吸引着全国范围内的艺术家流寓淮扬,如上杭华嵒、胶县高凤翰、兴化李鱓、淮安边寿民、歙县汪士慎、鄞县陈撰、宁化黄慎、杭州金农、甘泉高翔、金陵杨法、兴化郑燮、休宁李葂、南通李方膺、南昌闵贞、甘泉罗聘等,他们或为师友,或为同乡,交流切磋,互为促进,无意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绘画创作群体,后人以“八怪”概言。他们倡导革新,笔墨纵逸,风格奇异,充分呈现出个性主义的多彩面目。盐商、商绅、流寓官员和文人聚集在一起,在同一座园林里参加诗文、书画活动,造就了一种高雅的文化氛围。不同社会角色的文化互动大大丰富了清初以来扬州文化的外延和内涵。
第四单元 恬静与温雅:以“邗上五朱”、“扬州十小”为代表的职业画风扬州之利自水运、盐业而来,其较为单一的经济架构,预示着扬州的兴衰必然与明清以来的盐业经济休戚相关。十八世纪晚期,两淮食盐专卖遇到挑战,并于乾隆六十年(1795)取消专营制度,扬州商业逐渐凋敝。“楼台倾毁,花木凋零”,三百年的繁盛开始褪色,其中慨叹、惆怅,何异于李格非《洛阳名园记》、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和张岱的《西湖梦寻》。扬州文人回望过去,热衷编写历史,如汪中《广陵通典》、焦循的《扬州图经》《北湖小志》、李斗《扬州画舫录》、汪鋆《扬州画苑录》,描绘与记叙扬州千年历史和曾经辉煌的康乾盛世事迹,沉浸在昔日繁华的记忆里。嘉庆之后,文艺赞助活动急剧萎缩,鉴藏书画之风不再。伴随着上海的开埠,有潜力的画家纷纷选择出走东进。曾经星光璀璨的艺术都市,不得已转身,成为以本土画家为主,凋零的余响。活跃于当时的“邗上五朱”“扬州十小”等一批本籍画家群体,他们既关乎艺术,也关乎社会,崇尚摹古,工写结合,迷恋于恬静温雅的小市民审美情趣中,却已然没有了清中期那种风格学意义上的持续影响力。
南京博物院从馆藏精品中选取了包括唐志契、程邃、查士标、石涛、禹之鼎、虞沅、王云、袁江、高凤翰、汪士慎、李鱓、金农、黄慎、高翔、方士庶、郑燮、李方膺、袁耀、罗聘、王素、吴熙载、闵贞、边寿民等共二十余位扬州籍或活动于扬州的画家作品,合计约八十余件,力图呈现出有清一代扬州绘画的三百年兴衰史。 我们的摄影师 @Otto 也为我们拍摄了一些照片,一起来看看“八怪”们画的画吧。
38. 《花鸟图 名花共醉图 (第一屏)》 华嵒39. 《花鸟图 赤城花雨图 (第二屏)》 华嵒40. 《花鸟图 春水浴清图 (第三屏)》 华嵒41. 《花卉图册 其十二 黄梅图》 陈撰42. 《花卉图册 其十一 牡丹图》 陈撰43. 《花卉图册 其十 杏花图》 陈撰44. 《花卉图册 其九 青城栀子图》 陈撰45. 《花卉图册 其八 月季图》 陈撰46. 《花卉图册 其七 水仙图》 陈撰47. 《花卉图册 其六 紫玉兰图》 陈撰48. 《花卉图册 其五 梅花图》 陈撰49. 《花卉图册 其四 幽兰图》 陈撰50. 《花卉图册 其三 桃花图》 陈撰51. 《花卉图册 其二 枇杷图》 陈撰52. 《花卉图册 其一 桂花图》 陈撰53. 《芭蕉萱石图》 李鱓54. 《空里疏香图》 汪士慎55. 《湖石水仙图》 汪士慎56. 《兰竹坡石图》 汪士慎57. 《幽涧五松图》 李鱓58. 《冷艳幽香图》 李鱓59. 《探珠图》 黄慎60. 《寿星图》 蒋璋61. 《菊石图》 李方膺62. 《老叟击磬图》 黄慎63. 《湖亭秋兴图》 黄慎64. 《鲂鲤贯柳图》 李方膺65. 《竹石图》 李方膺66. 《花卉山水人物图 其十二》 黄慎67. 《花卉山水人物图 其十一》 黄慎68. 《花卉山水人物图 其十》 黄慎69. 《花卉山水人物图 其九》 黄慎70. 《花卉山水人物图 其八》 黄慎71. 《花卉山水人物图 其七》 黄慎72. 《花卉山水人物图 其六 关山行旅图》 黄慎73. 《花卉山水人物图 其五 九龙风雨图》 黄慎74. 《花卉山水人物图 其四 芍见宰相图》 黄慎75. 《花卉山水人物图 其三 石榴图》 黄慎76. 《花卉山水人物图 其二 春江独钓图》 黄慎77. 《花卉山水人物图 其一 倚石老人图》 黄慎78. 《长林觅句图》 方士庶79. 《山村归渔图》 方士庶80. 《刘海戏蟾图》 闵贞81. 《山泉图》 闵贞82. 《水仙图》 方畹仪83. 《芭蕉佛像图》 罗聘84. 《竹石图》 罗聘85. 《古木霜筠图》 罗聘86. 《仕女图》 闵贞87. 《三友松石图 其一 兰竹芳馨图》 郑燮88. 《三友松石图 其二 甘谷菊泉图》 郑燮89. 《三友松石图 其三 柱石幹霄图》 郑燮90. 《三友松石图 其四 南山松寿图》 郑燮91. 《钟馗图》 蔡嘉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