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回放 l “扬州八怪” 与扬州三百年绘画特展(下)
发布时间:2021-10-26
浏览:6898

展览时间:7.14-10.10展览地点:何香凝美术馆乾隆时期,得益于徽商的赞助,“扬州八怪”异军突起,以朴拙、谐俗、新奇的风格开创了具有风格学意义的大写意画风。文人画不再囿于“人品关乎气韵”的体系,无论题材、笔墨,还是风格,突破一元的审美格局,崇尚个性,彰显自由。六朝风流由此成为理想,“扬州八怪”奇闻轶事的传播,更成为其艺术“声誉”不可或缺的妙笔。此次展览分为“闲淡与激宕”、“工稳与精巧”、“奇异与纵逸”、“恬静与温雅”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 闲淡与激宕:以查士标、石涛为代表的遗民画风十七世纪晚期的扬州借助水运、盐业,经济从清初兵燹中逐步复苏,发展为江南的富庶。昔日,寓居扬州的遗民、布衣以“芜城”为意象,追忆的热闹繁华不再是虚构的海市蜃楼。扬州也再次成为了文化精英竞逐的舞台。他们以文会友,或甘为遗民创作怀旧诗文,或出仕清廷继续践行治国平天下之理念,毅然以自身的形象参与扬州文化的重建。文艺思想层面,则以起于明末并于后来流行于文人士大夫之间的个性张扬与自我意识为主导的潮流。其中的遗民画家趋向于一条明智有效的选择之路,即从出于道德热情而狂热到因理性审视而冷漠,从极端的义愤到责任的承担再到汉文化的重建。当时,扬州的遗民画家不乏,如唐志契、唐志尹、宗灏、朱珏、桑豸等本籍画家,更有松江程邃、休宁査士标、遂宁吕潜、昆山龚贤、旧王孙石涛等外地流寓的名家。他们以峭拔孤傲的人格力量和闲淡激宕的艺术风格,或表达思想,或寄托情感,直接展现着动人的风采,满足着徽商们对于野逸时尚的文人画作品的渴求。
第二单元 工稳与精巧:以顾符稹、李寅、袁江为代表的职业画风正当石涛驰骋艺术市场、日益满足徽商及士绅的文人画需求之时,扬州活跃着一批以工稳精巧见长的职业画家群体。他们年龄或与石涛相仿,或是石涛的晚辈,出生本地,以顾符稹、禹之鼎、李寅、王云、萧晨、袁江、颜峄、袁耀等人最为突出。禹之鼎摹古,无一不逼真,山水、花鸟、人物皆善,而画史中尤其以人物享誉,其成就与曾鲸、谢彬等伯仲之间,因其京城的名重,以至于“一时都下名公通人描画殆遍”(吴伟业、王原祁、王士祯、宋荦、纳兰性德等)。顾符稹、李寅、袁江、袁耀等,则接续唐宋以来,如郭忠恕、刘松年、仇英等的“界画”创作,描绘有关古典时代名人的山水人物画、人物故实画,以山水仙境、台阁宫观的胜景赢得晋商、徽商的喜爱。他们师法宋人传统,或白描、或重彩富丽,一方面追求人文特性,另一方面惯于表现精湛的技巧意识,用笔严谨工稳,构图颇有气势,营造出极强的装饰趣味,适宜厅堂悬挂,呈现出扬州商业经济形成的审美、趣味、时尚,也展示出不同取向的艺术市场。
第三单元 奇异与纵逸:以扬州八怪为代表的文人画风“扬州盐务,竞尚奢丽”,奢侈的攀比往往是文化艺术繁荣的直接动因。乾隆时期,盐商与盐运使官对扬州社会的主宰达到顶峰,他们嗜好风雅,乐于赞助文艺,由此园林馆舍林立,学术、文学、艺术极速生长,构成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景象,为这座城市的生活注入了非同寻常的生命力。“贾而好儒”的徽商世家喜欢收藏书画,也尚奇好异,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艺术品味。作为“竞尚”项目之一的书画因此迅速商品化,并吸引着全国范围内的艺术家流寓淮扬,如上杭华嵒、胶县高凤翰、兴化李鱓、淮安边寿民、歙县汪士慎、鄞县陈撰、宁化黄慎、杭州金农、甘泉高翔、金陵杨法、兴化郑燮、休宁李葂、南通李方膺、南昌闵贞、甘泉罗聘等,他们或为师友,或为同乡,交流切磋,互为促进,无意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绘画创作群体,后人以“八怪”概言。他们倡导革新,笔墨纵逸,风格奇异,充分呈现出个性主义的多彩面目。盐商、商绅、流寓官员和文人聚集在一起,在同一座园林里参加诗文、书画活动,造就了一种高雅的文化氛围。不同社会角色的文化互动大大丰富了清初以来扬州文化的外延和内涵。
第四单元 恬静与温雅:以“邗上五朱”、“扬州十小”为代表的职业画风扬州之利自水运、盐业而来,其较为单一的经济架构,预示着扬州的兴衰必然与明清以来的盐业经济休戚相关。十八世纪晚期,两淮食盐专卖遇到挑战,并于乾隆六十年(1795)取消专营制度,扬州商业逐渐凋敝。“楼台倾毁,花木凋零”,三百年的繁盛开始褪色,其中慨叹、惆怅,何异于李格非《洛阳名园记》、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和张岱的《西湖梦寻》。扬州文人回望过去,热衷编写历史,如汪中《广陵通典》、焦循的《扬州图经》《北湖小志》、李斗《扬州画舫录》、汪鋆《扬州画苑录》,描绘与记叙扬州千年历史和曾经辉煌的康乾盛世事迹,沉浸在昔日繁华的记忆里。嘉庆之后,文艺赞助活动急剧萎缩,鉴藏书画之风不再。伴随着上海的开埠,有潜力的画家纷纷选择出走东进。曾经星光璀璨的艺术都市,不得已转身,成为以本土画家为主,凋零的余响。活跃于当时的“邗上五朱”“扬州十小”等一批本籍画家群体,他们既关乎艺术,也关乎社会,崇尚摹古,工写结合,迷恋于恬静温雅的小市民审美情趣中,却已然没有了清中期那种风格学意义上的持续影响力。
南京博物院从馆藏精品中选取了包括唐志契、程邃、查士标、石涛、禹之鼎、虞沅、王云、袁江、高凤翰、汪士慎、李鱓、金农、黄慎、高翔、方士庶、郑燮、李方膺、袁耀、罗聘、王素、吴熙载、闵贞、边寿民等共二十余位扬州籍或活动于扬州的画家作品,合计约八十余件,力图呈现出有清一代扬州绘画的三百年兴衰史。 我们的摄影师 @Otto 也为我们拍摄了一些照片,一起来看看“八怪”们画的画吧。
92. 《其一 松下高士图》蔡嘉93. 《其二 岸南双树图》沈凡民94. 《其三 墨梅图》鲍皋95. 《其四 新篁图》佚名96. 《其五 观瀑图》佚名97. 《其六 黄山图》孙人俊98. 《其七 骑骤图》孙人俊99. 《其八 燕居图》孙人俊100. 《其九 倚山图》佚名101. 《其十 跋文》司马方春102. 《待渡图》朱沆103. 《松坪听泉图》朱本104. 《山林消夏图》朱鹤年105. 《竹石图》真然106. 《草虫花卉图 其一 蔬果蜗牛图》翁雒107. 《草虫花卉图 其二 金鱼图》翁雒108. 《草虫花卉图 其三 花石蟋蟀图》翁雒109. 《草虫花卉图 其四 双蛙图》翁雒110. 《草虫花卉图 其五 石榴天牛图》翁雒111. 《草虫花卉图 其六 江乡小景图》翁雒112. 《草虫花卉图 其七 花石柳蝉图》翁雒113. 《草虫花卉图 其八 菜花鱼菱图》翁雒114. 《草虫花卉图 其九 鱼藻图》翁雒115. 《草虫花卉图 其十 草虫图》翁雒116. 《草虫花卉图 其十一 花石双蜜图》翁雒117. 《草虫花卉图 其十二 枸杞草虫图》翁雒118. 《草虫花卉图 其十三 丝藤螳螂图》翁雒119. 《草虫花卉图 其十四 草石蟋蟀图》翁雒120. 《草虫花卉图 其十五 秋英飞蜓图》翁雒121. 《草虫花卉图 其十六 花果水鲜图》翁雒122. 《竹溪浣纱图》王素123. 《莲渚鸣禽图》陈崇光124. 《贾岛祭诗图》王素125. 《柳下晓妆图》陈崇光126. 《月季图》吴熙载127. 《丹枫绝壁图》虞蟾128. 《四季平安图》倪璨129. 《花鸟山水图 其一 柳燕图》朱龄130. 《花鸟山水图 其二 水鸟图》朱龄131. 《花鸟山水图 其三 菊花图》朱龄132. 《花鸟山水图 其四 石榴图》朱龄133. 《花鸟山水图 其五 泛舟图》朱龄134. 《花鸟山水图 其六 古桧竹石图》朱龄135. 《花鸟山水图 其七 鱼藻图》朱龄136. 《花鸟山水图 其八 鸥边放艇图》朱龄137. 《第一开 牡丹图》丁有煜138. 《第二开 葡萄图》丁有煜139. 《第三开 菊花图》丁有煜140. 《第四开 玉兰

往期回顾